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 Vol. 39 Issue (2): 127-131   PDF    
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的生态三维度
王剑娜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 外国语学院, 大连 116600
摘要: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活动视为一个生态系统,生态各因子在交互中达到平衡,是强调“译者为中心”、译者“适应性选择”的体系。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是输出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关键,但其翻译类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中未能纳入翻译人才培养应有的均衡性、关联性、整体性等生态化特点。因而从生态化视角强调翻译人才应具备相应的翻译“知识、技能、素养”,提出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生态三维度。通过实践性研究,构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生态化教学模式,以改善翻译类课程教学质量,提高译者在生态翻译系统中的选择与适应能力,提高译员适应水平。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英语专业     翻译教学模式     生态三维度    
On Three-eco-dimension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of English Major
Wang Jiann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6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Eco-translatology, translation is considered as an ecosystem.Eco-factors in the translation-related interaction keep a balance.Eco-translatology stresses on the translator-centered process and adaptive selection by translators.English major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s the key output of qualified translators, but it fails to construct the translation programme in an ecologically balanced, associated, holistic way.The paper reveals that translation talents are required to be eligible for the three-eco-dimensions of theory, skill and quality in translation, which is also the framework of cultivating translation talents among English major.Based on practices, an ecological mode of translation programme of English major has been proposed.It is conductive to teaching quality of translation programme; it also can enhance the translator-based selectivity and adaptability in translation ecosystem, and eventually improve the adaptive level of translators.
Key words: Eco-translatology     English major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three-eco-dimensions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间交流日益频繁, 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在外语技能的金字塔中, 翻译是位于其顶端的语言能力。通过学习翻译,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语用能力、双语互译意识, 还可以不断扩大双语人文知识, 使跨文化意识得以增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学生走出校园能最大程度地融入社会和适应工作。目前很多地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根据其区域发展特点, 开设促进本地区发展的相关课程或进行教学改革。笔者所在的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也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展了一系列教改, 其中英语专业的翻译类课程就是改革的重点项目。本文以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作为理论依据, 将翻译活动从生态化视角进行研究, 将教育与生态环境联系起来, 以教学环节中各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作为研究视角[1], 构建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生态三维度”, 以达到提高译者在实践工作中的“选择适应”能力, 从而合理化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际目标。

一、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现状

由于翻译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学者们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层出不穷。其中有以教师为中心, 侧重理论、技巧讲解的传统式教学(如伍小君, 2007[2]), 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如曹曦颖2008[3], 2009[4]; 雷晓峰2013[5]; 王春燕2013[6]等), 项目驱动的协作式教学(如王湘玲, 贺晓兰2008[7]; 黄远鹏2013[8]; 李明, 李南哲2013[9]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主的“交互式”教学(如王凤霞, 杨惠馨2012[10])。这些教学模式及提出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原则上是一致的[11]

翻译教学模式的建立应从翻译本质出发, 将翻译活动视为一种“认知和生存模式”[12]。上述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 缺少语言外知识学习。翻译不仅是双语语言的交际活动, 更是文化交际活动, 教学中不可缺少必要的文化知识学习, 译文才能得以“适应”译入语语境。2) 学习者在翻译实践中因缺少交际原则和技巧训练, 忽视了译员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难以在真实职场中“适应”译员角色。3) 以往提出的教学方法多为“以点带面”, 适合某一教学阶段的模式被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 忽视了教学不同阶段的特征和教学模式的针对性, 且将翻译教学环境局限于课堂。由于缺乏真实的翻译环境, 学习者的翻译过程局限于教师的“标准答案”, 未能充分分析源语语篇、语境, 不能“选择”合适的译语表达, 无法“适应”译语语境, 因此缺少对语言认知、内化的过程。4) 以往的翻译教学评估体系多采用教师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手段。胡庚申教授提出翻译是从语言、交际、文化进行“三维”转换, 因此译评的标准要考察译者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或听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12]

一套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括五个因素, 即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和评价[13]。以上翻译教学模式研究缺少对翻译本质的认知, 忽视了翻译活动本身就是“求存择优”的过程, 忽视了翻译本质与翻译教学主体之间的关联性, 未能将翻译理论、技能、素养三者结合, 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中, 或片面强调理论学习, 或只重视实践环节而缺少翻译理论指导, 或忽视语言外文化知识、译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导致翻译教学体系缺乏整体性、关联性、真实性、平衡性。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定位

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大众化教育, 按照社会需求不断改革和调整教学模式, 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在这样的环境下, 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为满足地方人才需求的院校, 其“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尤为突出。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不以理论研究为人才培养的重点, 而是培养具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高技术人才。应用型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翻译人才也应定位在培养具备一定翻译理论、丰富的文化知识、灵活的翻译技巧、良好的职业素养, 在职场翻译活动中具备对翻译主体良好的“选择适应”能力的英语翻译人才。以此为目标, 结合地方发展特色, 构建一个翻译知识、技能、素养三维立体交互的、平衡的生态翻译教学模式。

三、英语专业生态翻译教学模式构建(一) “生态三维度”的理论基础与构成

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化视角研究翻译的本质和过程。将生态学中的“平衡”“和谐共生”“适者生存”应用到翻译学当中, 提出“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生态系统”“译者适应性选择”等概念。翻译过程中以“译者为中心”, 译者根据所处“翻译生态环境”对翻译文本进行适应性选择, 达到“译有所为”, 采取“事后追惩”原则对翻译行为进行修正性评价, 提高译者的翻译质量[12]

根据生态法则, 任何生物体能稳定、持续发展, 就要遵循一定自然规则。不同类型的高校办学要适应不同需求, 才能保证整个翻译教学生态体系的良性循环[14]。应用型院校将翻译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高技术应用型人才,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翻译技能, 满足人才市场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

从教学生态环境来看, 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等属于生态翻译体系内各个因子。以往的翻译教学环境局限于课堂教学, 脱离社会, 教学内容理论化、书本化, 教学方法单一化, 学习者无法实现“译有所为”。因此,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 构建涵盖翻译“知识、技能、素养”的生态化翻译教学模式(如图 1所示), 将学习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认知翻译本质和过程, 提高其“适应”能力, 实现“译有所为”视为教学目标, 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图 1 翻译教学模式生态三维度示意图 Fig.1 Diagram of three-eco-dimensions of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二) “生态三维度”框架下翻译教学之实践1. 实践过程

课程设置方面, 根据我校“宽基础、精专业”的办学原则, 在低年级阶段设置夯实语言基本功的课程模块, 奠定良好的语言习惯, 降低母语负迁移现象, 提高跨文化意识。大三阶段开设“英语笔译”“英语口译”等必修课, 同时开设了“欧洲文化入门”“英语国家概况”等课程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我校英语专业在2011年增设了翻译专业方向, 开设“英汉语对比与翻译”“交替传译及视译”“商贸金融翻译”“译作赏析”四门专业方向课, 以及大四年级48课时的“专业口译实践”“专业笔译实践”两门翻译实践课, 以备学生毕业前就业需要。

教学内容方面, 根据生态化翻译教学三维度, 结合区域发展需要, 设定教学内容。强化专业词汇和翻译技巧的学习和掌握, 认知双语文化差异, 加强对社会、文化、历史、宗教等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译员职业素养训练。选择翻译教材, 通常以应用型文体为主。现在使用的教材有《英汉比较与翻译》(秦洪武、王克非, 2010)、《商务英语翻译教程》(贺雪娟, 2007)、《交替传译》(任文, 2012)、《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翻译实践与鉴赏教程文学翻译佳作对比赏析》(崔永禄, 2011)。选用的教材既涵盖翻译相关理论, 又包涵大量翻译技巧讲解和应用文体为主的范文。考虑学生就业需要, 特别甄选不同领域素材为语料, 如经贸、旅游、科技、广告、公示语等。教师广泛收集区域建设发展中最新的翻译材料, 整理亲身经历翻译活动中的一手资料, 将真正职业化的翻译任务作为教学基础。

教学方法方面, 授课教师和授课对象是生态翻译系统两大主体。根据生态翻译学倡导的“译者”为中心, 教师可采用任务建构、项目引入、情境模拟等协作式、交互式教学方法, 设计仿真翻译活动(如记者招待会、模拟联合国大会、新闻发布会、学术研讨会、开闭幕式、礼宾迎送、接待陪同等), 为“译员”创造实践机会。学生在翻译实践任务中, 对文本做出适应性选择, 形成翻译成果。任务完成后, 通过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反馈进行综合评价, 针对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开展“事后追惩”, 从中体会翻译任务的真实性, 提高译员的职业意识、职业素养、临场应变能力等。2014年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 大连理工大学英语专业创办的“邦尼译”翻译公司与北京东方爱译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百特佳译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学生在英语专业教师指导下承担该公司一定的翻译任务, 搜集商务英语翻译素材, 建立语料库,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 培养译员的职业意识, 提高其职业素养。

2. 实现条件

从教学环境来说, 生态化教学环境涵盖课前、课上、课后涉及的一切软硬件设备、网络平台及其安装维护等。生态化课堂中, 教师使用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网络语音室, 为各种模拟训练创造条件, 开展翻译教学。课后, 教师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布置课后任务, 强化翻译练习。学生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自主或合作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学院也在校园网主页开设精品课专项, 并完成“英语口译”“英语笔译”等校级精品课网站的建设。课程后续的校企合作实践更是实现生态化教学的重要保障。

教学管理方面, 管理者为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要构建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 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 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职业知识、技能、素养相结合的一套完整、平衡的翻译课程体系, 并为不断改进、完善该教学体系保驾护航。

3. 评价体系

翻译教学中采用过程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式, 关注学习者的翻译“适应能力”是否提高, “生态三维度”中知识、技能、素养水平是否提升。其中过程形成性评估占30%, 包括课堂任务完成情况20%(含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 课后练习译文成果10%(含译作、口译录音、合作录像等)。终结性评估占70%, 根据课程性质不同, 采用口试(口译)、笔试(笔译、译作赏析、英汉语对比与翻译等), 以考核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适应性选择能力为主要内容, 综合评价学生一个阶段翻译学习的成果。为了符合“生态翻译学”中提倡的译评标准, 考察译者多维度转换程度、读者或听者反馈、译者素质, 可以把与翻译活动相关的课外实践融入评价体系当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翻译实践, 如加入学校翻译实践基地, 从事真实翻译任务, 所取得的成果纳入评价体系;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翻译资格证书考试或各类翻译比赛, 将额外学分奖励机制纳入课程考核体系中; 为学生建立人才培养档案, 此档案将成为学生就业的实际依据。

4. 教学效果

笔者以《英语口译》课程教学为例, 在教学中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 进行口译教学改革, 通过课堂观察、期末测试、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生态三维度”框架下,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效果。

(1) 考试成绩比较。笔者将2012级英语专业118名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口译期末考试成绩对比分析。上学期以传统演绎型教学方式为主, 下学期引入生态翻译教学理念。期末考试题型相同, 采用多媒体语音录播系统, 教师通过该语音系统播放考试内容, 学生进行接续口译, 教师对学生口译内容录音, 考试结束后收集拷贝录音, 进行打分。比较上下两学期考试结果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以及语音语调、表述流畅程度、语言准确程度、语言优雅程度等各项得分数。具体数据见表 1

表 1 两个学期课程成绩情况分析 Table 1 Analysis of course records in two terms

各部分平均分显示, 第二学期采用生态化教学模式的口译学习效果优于第一学期传统演绎教学模式。语音语调是学生长期形成的习惯, 不易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 学生的语言表述流畅度明显提高, 因为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与累积, 学生了解口译相关过程, 具备一定口译技能, 特别是教学方法的调整帮助学生更加适应口译现场环境, 提高心理素质, 消除紧张感; 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准确程度和语言优雅文采程度, 说明通过生态化教学设计, 学习者学会合理结合理论和技能, 科学运用策略, 适应源语语境, 并转换成译语。

(2) 调查问卷研究情况。为了考察新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 笔者进行了问卷定量分析。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 在2015年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 对象仍为2012级英语专业4个班, 共118人, 其中109份为有效问卷。问卷就传统和生态化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材料、课堂氛围、学生语言及翻译能力、语言适应性选择能力、学生参与度等方面收集反馈信息。数据显示, 95%的学生认为生态化教学课堂氛围更好, 学生更愿意参与到口译课堂实践中; 87%的学生认为授课信息量增加, 特别是教师设计生态化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置身于口译现场,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互动产生的有效信息输入较传统课堂单一的教师信息输入显著增加, 翻译“知识维度”明显扩展; 同学与老师的现场反馈, “事后追惩”, 使学生的口译技能得到显著提升, 并且在现场互动中, 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有所提高; 98%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课上课下的合作、现代技术的应用、语音室同声录播系统的引入、教师与学生的现场反馈, 这些生态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检查自身口译问题, 提高口译能力, 实现“译有所为”。

(3) 教学实施效果情况。笔者把学生参与课外翻译实践活动, 参加翻译职业能力考试、翻译类相关校外比赛取得的成果纳入到评价机制。从2013年以来, 英语专业学生累计加入到翻译实践基地的人数达到28人, 参加口译外事活动4项, 参与建立商务翻译语料库10人次, 合作公司对于大连理工大学学生的翻译能力和水平给予较高评价。学生参加各类翻译资格考试的人数逐年增加。截至目前, 有35人通过上海中级口译(2人获得上海高级口译证书); 英语专业学生基本全员参加《全国商务英语翻译资格考试》, 其中得到翻译师资格累计25人, 高级翻译师累计19人。英语专业学生在2013年第三届“中译杯”全国口译大赛辽蒙区域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 在2015年第四届口译大赛获得晋级东北赛区资格。

四、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理论的认知分析, 建立适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生态化翻译教学体系。为提高应用型本科英语专业翻译类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翻译应用能力, 在翻译生态三维度框架下, 构建翻译教学模式, 先领性地将译员职业素养纳入“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创建生态化教学环境, 特别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实践基地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 有效促进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其中软硬件配套设施和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实践基地建设与发展是教学新模式构建中的重点与难点。翻译教学中, 只有建立和谐、平衡、自然的生态课堂, 才能使学习者理解翻译本质, 对译文做出适应性选择, 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生态化翻译教学模式经过实践, 初步验证其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然而, 对于翻译教学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盛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 鸡西大学学报, 2015, 15(3):89–92.
[2] 伍小君. "交互式"英语翻译教学模式建构[J]. 外语学刊, 2007(4):121–123.
[3] 曹曦颖. 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理论基础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5(5):97–100.
[4] 曹曦颖. 翻译教学改革的新走向——任务型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9, 30(3):272–276.
[5] 雷晓峰.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翻译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1):85–88.
[6] 王春燕.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培养新途径——任务型翻译模式研究[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14(1):96–100.
[7] 王湘玲, 贺晓兰. 项目驱动的协作式翻译教学模式构建[J]. 外语教学, 2008, 29(5):94–97.
[8] 黄远鹏.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翻译教学[J]. 外语界, 2013(6):65–71.
[9] 李明, 李南哲. 构建项目驱动的翻译教学模式以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13):207–208.
[10] 王凤霞, 杨惠馨. 本科英语专业交互式翻译教学模式探索[J].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5(4):135–139.
[11] 刘和平. 翻译教学模式:理论与应用[J]. 中国翻译, 2013, 34(2):50–55.
[12]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 29(6):11–15.
[13] 李宁. 新形势下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探索——整体建构模式[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0(3):76–80.
[14] 傅敬民, 居蓓蕾. 应用型本科高校外语专业翻译课程建设探索[J]. 当代外语研究, 2012(2):49–53,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