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 Vol. 39 Issue (3): 281-285   PDF    
新形势下“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构建初探
仇发华     
上海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093
摘要: 话语体系的构建非一朝一夕完成,它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物质力的投入,又需要从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着手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更应如此。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执行等合力才是促成这门课程话语体系建成的关键因素。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应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方式和课程组织方式符合相关政策的要求,具有规范性和可持续性。同时,应将“形势与政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其他专业课进行区分。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话语权     话语体系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urriculum Discourse System
Qiu Fahua     
School of Marxism,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The discourse system can not be constructed overnight, it not only needs both financial and material inputs, but also traning in thinking mode and ways of expression.It is the ca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curriculum discourse system.Students' needs, administrative attention and the teacher's efforts are the key factors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discourse system.The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n line with relevant policies and norms in terms of thinking mode, language choices and curriculum organization, and should be sustainable.Furthermore, it sh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situation and policy" education,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other specialty courses.
Key words: Situation and policy     discourse right     discourse system    

自教育部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以来, 全国各高校以此文件为指导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多年过后,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各高校的开展和执行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性。虽然很多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进行规范性的课程建设, 但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 “形势与政策”教育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话语权很微弱, 话语体系的建设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也不可同日而语。随着中国大国实力的崛起, 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习近平执政以来提出“中国梦”“世界梦”等理想和蓝图, 其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2016年12月8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 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因此,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话语权以及话语体系构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对这一命题的理论探讨成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经之路。

一、“形势与政策”课的话语权与话语体系

“话语权”与“话语体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话语权来自强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实力, 话语权的主体通常是一个国家、族群或个体。话语体系指的是一整套表述一种思维系统的语言系统。“话语权”效果的最终实现要靠话语体系背后的强大的思想体系做支撑, 而狭隘的话语体系本身, 正是沟通中需要突破或超越的语言现象和表述方式[2]。从教育学理论来看, 课程是一个“高度符号性的概念”, 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政治性、种族性、性别性、现象性、自传性、美学性、神学性与国际性。它允许人们基于不同视域来理解, 课程话语的发展也将凸显多元性[3]。因此, 课程话语权除了符号性的特定概念, 其背后的强大思想体系才是课程话语体系的核心所在。

就“形势与政策”课而言,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形势与政策”课将静态的“符号”话语跟动态的“局势”结合起来。从时代性看, 它具有十分明显的动态特征, 其主旨是将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发展动态介绍给学生; 从政治性看, 它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功能, 其主要任务将国家和党的路线和最新政策传授给学生; 从国际性来看, 它具有将国内外形势融为一体的联动性, 更多的体现为外部环境变化下国家的政策应对, 培养大学生科学国际观乃是更好服务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话语体系是以一般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为基础, 以国际国内局势的联动为环境, 将国家的意志和政策的动态呈现给学生的综合课程体系。目前多数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并没有建立起自己的课程话语体系, 其课程地位边缘化, 组织方式也呈现出混乱的复杂化。究其原因, 仍是“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话语权缺乏及话语体系衰落所致。

构建话语体系一方面在于提炼话语体系背后的思维体系, 另一方面旨在努力突破传统话语体系的狭隘和不足, 寻求开放有效的沟通方式, 提高沟通效率。不了解话语体系的人是无法参与对话沟通并对别人产生影响力的; 而了解话语体系的人并不一定会被赋予发言的权利; 或是即使被赋予发言的权利, 也得不到听众的共鸣和支持, 产生不了影响力[2]。“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缺失不仅在于该课程的定位明确但地位边缘化, 其内在思维系统及逻辑结构表现混乱。就课堂的话语体系而言, 因上“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来自不同专业和学科背景, 其话语权和内在思维结构也面临多学科、多专业所解构, 使其服务于意识形态和国家意志的功能大打折扣。

二、新形势下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必要性

无论是“形势与政策”课程本身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以及学生的认知需求都亟需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

(1)“形势与政策”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程话语权弱化。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最具特殊性的课程, 其特殊性表现在:第一, 就教学内容来讲, 这门课程不具有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每一学期都是动态变化的, 具有动态性; 第二, 就教学组织形式来讲, 这门课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那样, 它表现出非常规性和灵活性, 课时安排及上课形式在每个高校各不相同; 第三, 教学队伍来看, 虽然它将校内师资资源进行整合, 容纳了不同专业背景和职位的师资, 具有灵活性, 但也因此降低了这门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质量要求。由上述三点, 决定了“形势政策”课话语权弱化, 在整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地位边缘化。此外,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弱化导致其课程研究的滞后和缺失。一个研究领域的话语, 尤其是中心话语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学术活力及其与相关领域的关系。课程话语的发展, 意味着课程领域思维和视野的拓展, 也意味着课程研究的纵深发展[4]。若要改变“形势与政策”课这一现状, 则需要加强课程研究, 构建课程话语体系, 提升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的话语权。

(2)“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是辅助课程, 它与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 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不可或缺。全球化时代到来, 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也日渐成熟。在此过程中, 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 使我国核心价值观念遭遇挑战。十八大以来, 我国政府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三个自信的教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点。应该说, 道路、理论、制度自信既要以对道路、理论、制度的深入研究为基础, 又要深入研究对我们道路、理论、制度形成挑战的各种理论观点。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研究越深刻, 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就越坚定[5]。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 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只被作为动态的形势与政策的传授, 忽略其理论上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辅相成特性。然而, 现实的发展证明, “形势与政策”教育能够从外部证明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选择的正当性。因为大学生需要从新的角度、新的高度来理解中国道路、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应该以这样的心胸和气魄来做这件事情。国外一些学者、一些政治家在同我们的交往中, 非常热衷于同我们探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中, 中国的道路怎么走、中国的理论是什么样的、中国的制度应该怎么样完善和发展等问题。拓展“三个自信”理解的国际视域和世界眼光, 对于坚定“三个自信”意义非凡[6]。加强“形势与政策”课话语体系建设正是满足从外部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当性的需要。

(3)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国际观的需要。“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师队伍并不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因此, 个体性话语活跃在课堂教学中。然而其个体性话语必须是在国家、社会及课程专家限定的范围内表达, 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出国家意志、专家希望。事实上在传统的教学中, 人们评价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 并不是看其有多大的自主性、创造性, 而是看其能在多大限度内表达出国家、社会对学生的要求, 并按此要求去培养学生[8]。而这一点也正是亟需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原因。对大学生的认知需求来讲, 科学的国际观是建立科学价值观、民族观和政治观的前提, “形式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不仅应该独立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外, 而且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之先。大学生对外部世界和国际局势发展的了解有益于理解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宣讲的理论与政策。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比较中, 开阔坚定“三个自信”的理论视野。在当今国际经济政治格局中, 怎么通过不同的经济政治制度的比较来开阔我们对走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理论、发展自己的制度的自信, 树立起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自信力和自豪感[6]

基于以上三点分析,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构建不仅有益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而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 将大大促进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目标和原则

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首先应确认该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而后研究其思维和表达系统。

(一)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目标

中宣部16号文件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定位非常明确。“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一定位决定了“形势与政策”的主要思维系统仍是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语言体系。同时, 文件规定“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以及“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 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10]

这一文件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定位决定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思维体系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同, 即应以党和国家的政策、路线教育为核心。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系统的构建目标是用思想政治理论话语对最新国内外形势和国家政府会议精神、政策走向传达给学生,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际观、政策观。

(二)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的构建原则

有效地开展和进行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 有赖于构建起符合本课程发展和满足学生需求的课程话语体系。构建成熟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 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思维方式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逻辑体系的要求。因“形势与政策”教育定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 因此, 其课程的思维方式应该体现其意识形态功能, 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价值观念为主要任务。在课程内容设置上, 教育部每一学期都会颁布一个“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文件, 对所教授内容有一个大致的范围和框架。这些关乎国家和执政党的会议精神、工作部署和国内外形势下的任务, 基本能反映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思维方式, 也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维逻辑体系的要求。但具体到每所高校的“形势与政策”的组织执行中, 课程建设投入和具体执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有些比较重视“形势与政策”的高校, 从课程体系的建设到课程内容开发、师资力量建设都非常完整。但有些学校则忽视这门课程, 甚至“形势与政策”教育并没有纳入到学生的培养方案中, 对学生没有学分要求, 而组织形式则以一场专家报告所替代。这些现状则违背了教育部对这门课的定位和要求。

(2) 话语表达方式应具规范性, 教师知识体系完整。一门课程话语体系中包含有公共性话语、集体话语、权力话语和他者话语。具体到教师而言, 教师话语体系有个体性话语和制度性话语之分。个体性话语具有随意性和独特性, 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科背景不同, 课堂上的个体性话语表现有所不同。制度性话语则是教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社会环境下决定自己该说什么、该怎么说的潜在性制约机制。教师的制度性话语权是一种公共话语权, 指教师从国家制度与社会文化中获得的, 传达教育的社会历史使命的权力, 它是一种责任话语权, 也是受限的话语权[11]。然而, “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课堂话语表达方式必须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规范性, 避免个体性话语出“错”, 由此个体性课程话语一开始就被限定了, 丧失了复杂性和特殊性, 被课程理论和课程性质所左右。“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内容每学期都有变化, 但知识体系和结构应该是完整统一的。各学科背景的教师去诠释和传达这些大政方针时因遵循这种规范性和完整性, 不应有过分的差异性和个性。

(3) 课程组织方式生动灵活, 但要有可持续性。教育部文件虽然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性质和定位做了规定, 但在如何开展这门课程以及组织形式上并没有提出像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那样的具体要求。因此, 全国高校组织这门课的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在授课形式上, 有些高校以专题讲座方式进行, 有些高校则以邀请专家讲座形式, 甚至用专业领域的讲座来充数; 在师资队伍上, 有些高校依托学生处, 以辅导员、院系党政干部为主要师资, 有一些高校则放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科部, 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体; 由于不像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规定的那么严格,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教学形式上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这给“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带来组织方式上较大的灵活性。上海大学对“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探索成果显著, 如“大国方略”课程。“大国方略”课程集十余名知名专家、教学名师组成教学团队, 从多学科研究角度为学生解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为学生讲述世界变化进程中的中国[12]。从学生的反响看出这门课受到大学生热烈的欢迎, 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并获得学生高度评价。这一课程在师资队伍、课程内容以及授课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创新性, 比以往“形势与政策”教育的组织形式更具灵活性。这些优势的取得源自上海大学对这门课倾注较大的师资和经费建设, 仅师资整合便是举全校之力甚至还在校外邀请相关专家。正因如此, 这门课程的可持续性才难能可贵, 也因其成本之高, 也难以被其他高校效仿采用。

四、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 全国各高校执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较大差异, 课程话语体系缺失在于这门课的特殊性, 因此, 在构建课程话语体系中也应该尊重和结合这些特殊性, 才能构建起逻辑严谨、思维科学的“形势与政策”话语体系。

(一) 要区别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从哲学基础、公民社会、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实践四个维度对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和中国理论进行全方位诠释, 体系完整, 其课程的中心话语包含意识形态、权力、异化、意识化及认同性等。“形势与政策”教育虽然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但与这些课程还是有些显著的区别。无论在学分、学时及内容上, 还是授课形式、师资队伍的投入上都有显著差别。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不应该是对意识形态的重复讲授, 而是在对最新国内外形势的动态传达中, 去巩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及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故而, “形势与政策”话语不要过于艰深, 而以生动新鲜取胜。

(二) 要区别于经济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相关学科

由于“形势与政策”教育中涉及国内外最新形势, 因此,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有大量的经济、政治外交及国际关系等专业领域的内容。然而, 服从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需要, 高校在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应该将本课程与经济学、政治学及国际关系学进行区分。首先, 从功能上来讲, “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定位和功能是为传达国家和党的最新政策和会议精神, 而一般的经济学、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学科专业性强, 其意识形态色彩相对淡薄。其次, 就受众对象来讲, “形势与政策”教育面对的是高校所有专业的大学生, 如果用经济学或政治学专业话语来授课, 不具这些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可能存在障碍。因此, “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应是接地气的平实话语, 而不是高大上的艰深的专业词汇。同时, 在思维方式上, 构建“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也应该摒弃其他专业学科的专业化思维, 保持其虽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贯通其他学科知识的灵活性。

话语体系的构建非一朝一夕完成, 它既需要强大的经济力、物质力的投入, 又需要从思维方式、表达方法着手培养。“形势与政策”课程话语体系更应如此。目前应先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规范化和师资队伍建设等物质力入手。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持续不断的投入方可见效。学生的需求、学校的重视和教师的执行等合力才是促成这门课程话语体系建构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 (2016-12-08)[2016-12-26] http://www.mod.gov.cn/leaders/2016-12/08/content_4766073.htm.
[2] 蓝志勇. 谈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话语体系的构建[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4(5):33–38.
[3] 张华. 走向课程理解:西方课程理论新进展[J]. 全球教育展望, 2001, 30(7):40–48.
[4] 伍雪辉. 论课程话语的演变及其发展[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5, 12(3):83–86.
[5] 顾钰民. 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1):30–34.
[6] 顾海良. 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3(1):9–14.
[7] 刘亚兰.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话语权的回归[J]. 教学与管理, 2007(22):36–37.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EB/OL]. [2016-03-27] http://www.moe.edu.cn/s78/A13/sks_left/s6387/moe_772/tnull_9309.html.
[9] 王玮. 教师话语权的失落与重建——以品德课的教学为例[J]. 江苏教育研究, 2013(35):39–42.
[10] 顾晓英.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渠道教育——基于"大国方略"课程的反应[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3):24–29,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