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8, Vol. 40 Issue (2): 135-141   PDF    
学术写作的互动式话语策略
李晶洁, 侯绘丽, 宋军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 上海 201620
摘要: 学术写作并非完全机械化,也并非全盘避免作者主观情感的介入。学术作者使用多种话语策略来宣传其观点和立场,营造和谐对话空间,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从而引导读者接受所述命题观点。基于学术语篇互动模型,分别从模糊语策略、作者身份构建方式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互动三个方面来阐释学术写作中的互动式话语策略。研究表明,每个学科都有其偏好的写作模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所属学科的语言范式,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并在学术写作中采用积极有效、易于被读者接受的互动策略有力发声,推进研究。
关键词: 互动模型     话语策略     模糊限制语     作者身份构建     隐性互动    
Interactional Strategies in Academic Writing
Li Jingjie, Hou Huili, Song J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Donghua University, Shanghai 201620, China
Abstract: Academic writing is not completely objective or impersonal.Academic writers employ multiple discourse strategies to expound their views and stance, to create a harmonious dialogue space and a good interaction with readers, and ultimately to guide readers through an argument and towards a preferred interpretation and acceptance.Based on the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most common interaction strategies in academic writing in terms of hedges, construction of authorial identity, and implicit writer-reader interaction.It is found that different disciplines may have respectively preferred writing style, and teachers should draw students' attention to those disciplinary differences in writing norms and conventions to raise their "reader awareness",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learn how to make an assertive statement and promote their research through appropriate interaction strategi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Key words: model of interaction     discourse strategy     hedge     construction of authorial identity     implicit interaction    

传统理论认为, 学术语篇是对客观独立的研究事实的反映, 包括陈述研究、阐释论题、传递学术信息等, 因此是一种相对静止的学术成果展示, 而学术语言也应是客观的、静态的, 避免作者主观情感和态度的介入。然而, 随着对学术语篇社会性和交际性的深入研究, 越来越多的学者注意到学术语篇的互动特质, 认为学术语篇的功能不仅在于实现知识的建构, 完成信息的传递, 同时也是用于确认和协商学科内部社会关系的重要途径。学术作者的观点能否被同行们接受以及接受的程度如何, 不仅依赖于作者是否对所述命题做出清晰阐释, 更在于作者能否适时建立与读者的对话空间, 运用恰当的语言资源和话语策略, 引导读者按其期望的方式理解语篇、接受观点。

近年来, 学术语篇的互动性研究发展迅速, 目前在应用语言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等领域均取得了一席之地。据Google Scholar网站统计, 约有4.1万篇学术英语文章提及了“interaction”一词, 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互动性研究论文超过了339篇。Hyland作为学术语篇互动研究的倡导者和推动者, 更是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1-12], 并明确提出学术英语写作是一种动态的社会构建活动, 在此过程中, 学术作者会适切地使用多种话语策略来营造和谐的互动氛围, 有效推销其观点。目前, Hyland[8]提出的学术语篇互动模型仍是最具影响力且被广泛应用的互动理论模型。然而, 现有研究多是在该模型的框架下描述相关语言资源的使用和分布特征, 却较少系统地分析学术作者在使用此类语言资源时背后涉及的话语策略。因此, 本文将基于学术语篇互动模型[8], 以三类最常见的立场与介入资源为例, 阐释学术写作的不同互动式话语策略。

一、学术语篇互动模型

Hyland[7]基于对240篇研究论文的分析, 提出了学术语篇互动模型, 旨在揭示学术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资源来营造对话空间, 并介入到读者群中, 控制与读者的互动关系。Hyland的互动模型包括两大范畴:立场(stance)和介入(engagement)。图 1为Hyland互动模型涉及的主要语言资源[8]

图 1 学术语篇互动性的可用语言资源 Fig.1 Key resources of academic interaction

立场是一种文本“声音”, 是学术作者浸入其作品并在文中展示其态度、观点、判断、承诺的行为。作者浸入文本的方式可以是明显的, 即作者亮明身份, 将个人权威直接烙印在论据上; 也可以是隐晦的, 即作者将自己藏匿于文本中, 用看似客观的语言形式来传递其观点。与面对面交流不同, 学术语篇是一种特殊的面向读者的“独白式”对话。学术作者在整个写作过程中都需要预测读者的反应, 并做出回应, 因为读者有权重新诠释、甚至拒绝作者的观点。学术作者就像在一个庞大的意见网络中写作, 每一个观点的提出及表述都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需求, 并对读者可能产生的质疑给出直接回复。故而Hyland将立场列入学术语篇的互动范畴。如图 1所示, 立场互动涉及四类语言资源:模糊语(hedges)、强势语(boosters)、态度标记(attitude markers)和自我提及语(self-mentions)。模糊语的使用表明作者虽然对所述命题持有承担义务, 却不做出绝对的允诺, 同时也暗示该命题的提出是基于某种推理, 而非绝对事实。强势语用于强调作者对所述命题的确定, 增加命题的可信度。态度标记用于表达作者对所述命题的态度、立场、观点等, 一般由态度动词、副词和形容词构成。自我指称是作者在文本中的自我呈现, 通常借由第一人称实现, 帮助学术作者建立权威身份。

介入是学术语篇互动模型的另一范畴, 是作者具有读者意识的体现。介入互动直接聚焦于读者身上, 作者通过介入资源建立与读者之间的适当关系, 引导其参与文中命题的论证过程, 从而影响读者对所述命题、观点等的解读。介入是作者与读者对话的一种方式, 介入资源可影响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亲疏关系、读者的认知判断、以及读者对文本的参与程度, 因此作者通常采用符合学科社团规范的语言资源来实现介入互动。此类资源主要包括读者指称(reader pronouns)、指令语(directives)、提问(questions)、共享知识(shared knowledge)以及个人旁白(personal asides)。读者指称包括三类人称代词:即指称读者的you和your、指称作者与读者共同体的we、以及非限定性人称代词one。指令语用于引导读者按作者期望的方式来实施某种行为、看待事物或评判研究事实, 可包括三类行为:语篇行为、物理行为和认知行为[5]。提问是指作者通过问话的方式直接与读者对话。共享知识要求作者在学术写作中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 利用共享知识创建易于读者理解的文本, 传递信息。个人旁白则是指作者中断正在进行的论述, 转而向读者发起简短对话, 也是以读者为导向的互动策略。

简言之, 立场和介入资源帮助学术作者在表达其立场、观点的同时兼顾到读者的期望、需求, 在写作中建立读者意识, 有效地与读者结盟, 实现学术语篇互动。学术写作不应是单方面的语言“独白”, 而是一种对话式的互动行为。学术作者遵循所在学科、所属话语社区的语言规范, 恰当地使用上述两类互动资源, 推进命题, 组织语篇, 营造与读者的互动空间, 实现学术写作的交际目的。

二、学术语篇的互动式话语策略

学术写作是作者采用符合学术社团规范的话语策略与读者进行的人际互动。在这个过程中, 学术作者可使用的互动策略有很多。基于对上海交通大学JDEST学术英语语料库文本的观察和审读, 发现模糊语策略、作者身份构建方式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互动策略在学术写作中使用得最为频繁。因此, 本节将重点分析上述三类互动策略及其典型词语实现方式。

①   JDEST语料库的英文全称为Jiao Da English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Corpus, 由杨惠中教授、卫乃兴教授等语言学家组织创建和更新, 最初被称为上海交大科技英语语料库, 因为当时JDEST仅收录了理工科领域的学术文本。但之后该库几经扩容, 学科领域已涵盖语言学、法学、考古学、人类学等人文社科领域, 因此现在又被称为上海交大学术英语语料库。本文使用的亦是扩容后的JDEST语料库。

JDEST学术英语语料库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 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特殊用途语料库, 曾被语言学家Geoffrey Leech誉为建立专业英语语料库的“先锋”。该语料库现已扩容至近700万词, 是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英语语料库之一。JDEST语料库共涵盖计算机科学、生物工程、天文学、土木工程、医学、农业、管理科学、语言学、社会学等41个话题领域, 总库容达到6 831 693形符(词次), 词汇总量为208 410类符(词), 文本语料均更新为2000年左右发表的国际英语学术期刊的研究论文。JDEST不仅涵盖广泛的学科领域, 而且其文本语料的元话语标注也十分详细, 因此使用该语料库作为本研究的核心数据源。

(一) 模糊语策略

心理学家Lakoff[13]认为:“模糊语是使事物变模糊的词汇总和。”Bruffee[14]指出, 学术写作是在特定语境下作者与读者的一种社交行为, 有效的学术写作离不开互动资源, 模糊语便是其一。模糊语用于表明所述命题或观点是基于作者个人的认知和解释, 而非基于确定的事实, 看似模糊的词语却展示了作者对研究的严谨态度。另一方面, 模糊语可以帮助作者打开学术语篇的对话空间, 通过承认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 获取读者的信任, 增加其研究的可信度。

近年来, 学术语篇的模糊语成为热点, 相关的实证研究不胜枚举。例如, Skelton[15]基于语料库对评述类模糊语进行了检验, 发现在论文的不同章节, 模糊语的使用存在明显差异。Zhu & Li[16]概括了商业广告中模糊语的突显语用功能。蒋跃等[17]通过对英汉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定性和定量对比研究, 发现模糊限制语在使用类型和频次上存在显著差异, 而在种类分布上则存在相似之处。徐江等[18]对比分析了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论文中模糊语的使用异同, 并划分了变动型和缓和型两大模糊语类别。朱葵等[19]通过描述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论文中的模糊语特征, 发现模糊语的使用与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有一定相关性。Hyland[20]从学术语篇的互动性角度出发, 认为模糊语是当作者对所述命题信息的真实程度缺乏信心或不愿对当前论断承担责任时经常采用的一种话语策略。对此, 本文选取了15个常见模糊语表达(选自Channel 1994[21]; De Cock 2003[22]; Wei 2009[23]), 并在JDEST语料库中检索这15个模糊语在专家论文中的使用频数与文本分布情况(见图 2)。笔者发现, 专家论文不仅富含模糊语表达, 而且模糊语的文本分布极为均衡, 尤其是and so on, et al, and so forth三个短语, 基本在所有论文中都有出现。这说明, 模糊语早已不是个别学术作者的语言使用偏好, 而是受到了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并共同使用, 模糊语已然带有学术语域特征, 成为学术写作的规约表达。通过巧妙地运用模糊语策略, 学术作者可以温和地表明立场, 软化态度。因此, 从人际意义角度看, 模糊语的使用不仅是学术作者为了避免绝对陈述而采取的慎重之举, 更是一种理智的人际策略, 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以期获得更多认可。

图 2 模糊语的学术文本分布数据(“│”表示对应的模糊语出现在文本中) Fig.2 The distribution of hedges in academic texts, "|" refers to the corresponding hedges occurring in texts

合理使用模糊语有助于提高研究者的学术交流能力, 而充分了解并正确习得模糊语策略对学术写作初学者更具意义, 可帮助其在特定的学科领域中构建专业学者身份[24]。然而, 基于对22个学术英语教材的分析, Hyland[20]指出现有教材鲜少提及模糊语的用法, 甚至有极端观点认为, 模糊语的使用违背了科学研究的精准原则, 在学术写作中应予以避免。笔者认为, 如果学术作者不能适当使用模糊语, 在写作中乱用或误用该策略, 的确会使文章的表述变得模糊不清, 让读者产生作者对其研究缺乏自信的错觉, 并对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质疑。但另一方面, 模糊语是重要的互动型语言资源, 能帮助作者巧妙处理与话语社团的关系, 也是作者说服读者接受其所述观点、赢得所在话语社区认同的修辞和话语策略。基于此, 教师在学术英语教学中应给予模糊语更多关注, 教导学生如何适切地运用这一话语策略, 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能力。

(二) 自我指称:作者身份构建策略

学术写作不仅传递命题信息, 也是作者借助文本进行自我呈现的过程。Ivanic[25]强调作者介入文本并对所述论题承担责任是学术写作的重要话语策略。研究者通过学术文本传递信息时, 也期望能在所属社团中构建自我权威身份(Norton[26], Hyland[10], Hyland & Jiang[12])。因此, 学术写作蕴含着大量展示自我、构建作者身份的学术话语行为, 其中最为突出的可视性标志便是第一人称。而在所有第一人称表达中, 第一人称复数we的使用最为频繁[27], 其语义指向和功能也最复杂:既可以帮助作者亮明身份, 以显性的方式介入文本, 也可将作者隐匿于集体的权威和责任之后, 还可用于缓和语气, 为所指对象保留颜面等。因此, 本节以we为例描述其语义指向及体现的修辞策略。

我们从JDEST语料库中抽取了1 000条以we为主语的句子, 通过检查其所发生的具体语境, 初步确定了we的四类语义指向:指称作者本人(即自我指称式we)、指称作者和读者、指代整个学科、以及泛指一般人。其中, 自我指称式we频数最高, 达到907例, 实施的话语行为功能也最多样, 主要包括八类:1)描述研究目的、表达研究期望; 2)描述研究步骤、过程; 3)提议研究所用理论、方法、技术; 4)陈述研究结果与发现; 5)阐明观点; 6)软化态度、谨慎表述观点; 7)展示研究贡献与意义; 8)致谢。而其他三类语义指向的we合计只有93例, 远远小于自我指称式we, 实现的话语行为共计不过五类:1)共享知识理论; 2)组织语篇、引领读者; 3)寻求理论支撑; 4)揭示学科不足、阐述更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5)揭示人类普遍行为。这说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学术文本中的we还是用来指称作者本身。笔者认为, 这可能是学术作者用于麻痹读者的一种写作策略, 看似“面向读者”, 实则旗帜鲜明地表述作者个人观点, 其目的也并非缓和主张或源自对读者的尊重, 而是作者对其研究充满自信的表现, 敢于对所述内容承担责任。

②   第一人称复数we在JDEST语料库中共出现15 523次, 因为数量庞大, 从中抽取1 000条数据用于we的语义指向分析。具体做法为:首先, 使用WordSmith 6.0工具列出所有we出现的句子的索引行, 并按照文件名的字母顺序排列。然后, 每隔15条索引行抽取1条以we为主语的句子, 直到数据达到1 000条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确保抽取的数据在各个学科中分布均衡。

此外, 非本族语和本族语作者在第一人称的使用上也存在差异[5]。从频数上看, 本族语的专业作者敢于使用第一人称, 而非本族语学生则十分谨慎。从功能上看, 非本族语学生更多使用第一人称来宣布研究特征和介绍研究方法, 而在陈述观点和阐释研究结果时, 则多采取隐身策略, 使用被动式、it前置结构等隐性方式。与之相反, 本族语作者更愿意对研究发现的权威性做出自我承诺。笔者认为, 非本族语学生与本族语学者在构建作者身份时偏好使用不同的修辞策略也可能源自文化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鼓励作者在学术写作过程中有效发声, 显露自身对研究的贡献。但注重集体主义文化的作者则偏爱使用隐身策略, 以一种温和、谦逊的方式表达其学术观点。文化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的立场表达方式。

(三) it前置结构: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互动策略

it前置结构是学术作者实现与读者隐性互动的典型方式, 一直是语言人际性研究的焦点。该结构由“虚位代词”(dummy pronoun)it作为形式主语引导, 如it is possible to…, it seems that…, it is suggested that…。It前置结构是学术语篇常见的意义表达方式, 很多已然凝练成为普遍的程式化表达, 与具体功能紧密捆绑在一起。此类结构在表达作者立场、观点的同时, 还能给所传达的信息增添真实客观的色彩, 劝说和影响读者, 因此是学术作者偏爱使用的隐性互动手段。从JDEST语料库中共计提取出433个不同的it前置序列(是为类符数), 并以此为例, 对其进行结构分类, 得到如下5个子类:V that CL(83个类符), 如it is believed that; V to CL(53个类符), 如it is hoped to; V ADJ that CL(119个类符), 如it is possible that; V ADJ to CL(158个类符), 如it is difficult to; V N that CL(20个类符), 如it is a pity that。表 1为各结构子类的统计信息。

表 1 it前置序列的结构子类 Table 1 Subcategory of anticipatory it patterns

表 1显示, V ADJ to CL是最常见的结构子类, 其次是V ADJ that CL, 两者均由表达态度意义的形容词构成, 共占it前置序列的63.97%(36.49%+27.48%)。从外置从句的类型看, 动词不定式结构(包括V to CL和V ADJ to CL)的使用没有that引导从句(包括V that CL、V ADJ that CL和V N that CL)频繁。基于数据, 笔者还归纳了it前置结构在学术文本中的两大功能特征:1)通过主句表达的态度意义, 将句子转化为一个明确而又可探讨的命题; 2)通过隐藏态度意义的来源, 让读者忽略所述命题实乃作者个人的观点。作者采用隐藏自己的方式, 引导读者理解命题, 与其隐秘地互动。it前置结构能够帮助作者巧妙处理与读者的关系, 是一种合理发表学术观点的人际策略。教师也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加关注此类隐性互动策略在学术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三、互动策略的学科差异

学科的专业化特征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术作者对互动式话语策略的选择和使用。这是因为, 学术写作本质上是文本创作的过程, 作者只有恪守所在学科社团的规范, 使用学科内部成员熟悉的表达模式, 引导读者对其写作意图进行正确的解读, 其论文才更具说服力, 才是有效文本。在这个过程中, 不同学科领域的作者在使用互动策略时表现出不同的偏好和倾向。Hyland[10]分析了不同学科文本的语言使用差异, 指出硬科学领域的学术作者一般借助实验或逻辑推理过程, 传递劝说性力量, 让事实说话, 因此更多使用非人称的写作风格, 如it前置结构; 而软科学作者则倾向于突出研究者的思辩能力和概述能力, 因此多使用自我指称语, 如第一人称代词we和I。对此, 笔者分别考察了it前置序列(用it-序列表示)和由we或I引导的序列(we/I-序列)在JDEST语料库中的频数分布, 以比较两类序列各自在硬科学和软科学文本中的分布情况。数据如图 3所示。it-序列的频数分布显示于左图, we/I-序列于右图。方框代表硬科学领域, 圆圈代表软科学领域。X轴代表累计文本容量, 即文本的单词总数; Y轴代表序列的累计频数。结果显示, we/I-序列在软学科领域的使用明显比在硬学科中频繁(右图), 这与Hyland[8]的研究发现一致, 即在自我指称语we和I的使用上, 软科学明显多于硬科学。另一方面, it-序列在两大学科领域中的频数分布则无明显差异(左图), 或者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意义(显著性水平P值=0.143>0.05)。这说明无论是软科学还是硬科学, 研究者都同样偏好使用it前置结构来实现与读者的隐性互动。

图 3 It前置序列(左图)和we/I序列(右图)的频数分布 Fig.3 Frequency distribution of anticipatory it(see left one) & we/I(see right one)

上述数据说明, 不同学科领域的论文在互动策略及其词语表达的选用上会存在差异, 甚至同一个词汇在不同学科领域的频数分布、搭配形式以及功能等也会有所不同。某种意义上, 每个学科都是一个独特的话语社区, 社区成员以符合其所在学科的规范方式相互沟通, 并逐渐习得、参与所属学科的话语能力, 而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语篇模式, 学术作者应关注所属学科领域的语言范式, 进行专业化写作。因此, 教师应基于学科培养学生的专业写作技能, 更应引导学生关注特定学科的论文写作模式及语篇特点, 并在学术写作中采用积极有效、更易于读者接受的话语策略有力发声、推进研究。

四、结论

本文参照学术语篇互动模型, 从模糊语策略、作者身份构建方式(以自我指称式we为例)、以及作者与读者的隐性互动(以it前置结构为例)三个方面探讨了学术写作中的互动策略, 并通过比较it前置序列和we/I-序列(由we或I引导的序列)的学科分布差异, 简述学科专业性对互动策略使用的制约作用。研究发现, 自我指称式we是学术作者构建身份的最直接方式, 明确表达作者的学术权威性及其对所述观点承担责任的自信。当作者以研究者的身份介入文本, 宣布实施系列研究活动或提出新论点、见解时, 其作者显现度最高。It前置结构是作者实现与读者隐性互动的常见方式, 可用于揭示作者对所述信息的态度、对信息真实性的判断、获取该信息的渠道以及作者本人的学术立场等。

总体来说, 学术写作是一项由作者高度参与的社会化过程, 作者在采取恰当的语言资源、话语策略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 还要建立与读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本文讨论的三类语言资源及其体现的互动策略, 可以为课程设计者和教师提供新的视角去组织教学材料, 设计教学内容, 优化学生的写作行为。但毋庸讳言, 本文只是对学术写作互动性的初始研究, 在后续研究中, 将系统讨论学术语篇互动模型中的其他互动资源及其体现的话语策略。

参考文献
[1] Hyland K. Disciplinary identity in research writing: metadiscourse and academic communities[C]//Lundquist L, Picht H, Qvistgaard J. LSP Identity and Interface: Research, Knowledge and Society, Vol 2. Copenhagen: CBS, 1997.
[2] Hyland K. Persuasion and context:the pragmatics of academic metadiscourse[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8, 30(4):437–455. DOI:10.1016/S0378-2166(98)00009-5
[3] Hyland K. Bringing in the reader:addressee features in academic articles[J]. Written Communication, 2001, 18(4):549–574. DOI:10.1177/0741088301018004005
[4] Hyland K. Humble servants of the discipline? Self-men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01, 20(3):207–226. DOI:10.1016/S0889-4906(00)00012-0
[5] Hyland K.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8):1091–1112. DOI:10.1016/S0378-2166(02)00035-8
[6] Hyland K, Tse P. Metadiscourse in academic writing:a reappraisal[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 25(2):156–177. DOI:10.1093/applin/25.2.156
[7] Hyland K. Stance and engagement: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 Discourse Studies, 2005, 7(2):173–192. DOI:10.1177/1461445605050365
[8] Hyland K. Writing in the disciplines:research evidencefor specificity[J]. Taiwan International ESP Journal, 2009, 1(1):5–22.
[9] Hyland K, Tse P. Academic lexis and disciplinary practice:corpus evidence for specificit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lish Studies, 2009, 9(2):111–129.
[10] Hyland K. Disciplinary Identities:Individuality and Community in Academic Discours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2.
[11] Jiang F, Hyland K. Nouns and academic interactions:a neglected feature of metadiscourse[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6:1–25.
[12] Hyland K, Jiang F. Is academic writing becoming more informal?[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2017, 45:40–51. DOI:10.1016/j.esp.2016.09.001
[13] Lakoff G. 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C]//Proceedings of the 8th Regional Meeting of the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Paper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72: 183-228.
[14] Bruffee K. Social construction, language, and the authority of knowledge:a bibliographical essay[J]. College English, 1986, 48(8):773–779. DOI:10.2307/376723
[15] Skelton J. Comments inacademic articles[M]//Grunwell P. Applied Linguistics in Society: British Studies in Applied Linguistics 3. London: CILT/BAAL, 1988.
[16] Zhu W Z, Li J Y. A pragmatic study on the functions of vague language in commercial advertising[J].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013, 6(6):103–112.
[17] 蒋跃, 陶梅. 英汉医学论文讨论部分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J]. 外语学刊, 2007(6):115–122.
[18] 徐江, 郑莉, 张海明.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大陆与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模糊限制语比较研究——以国际期刊《纳米技术》论文为例[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2):46–55.
[19] 朱葵, 夏新蓉. 模糊限制语与书面交际能力相关性研究[J]. 外语教学, 2011, 32(5):31–34.
[20] Hyland K. Hedging in academic writing and EAP textbook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4, 13(3):239–256. DOI:10.1016/0889-4906(94)90004-3
[21] Channell J. Vague Languag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22] De Cock S. Recurrent sequences of words in native speaker and advanced learner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D]. Louvain: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2003.
[23] Wei N X. On the phraseology of Chinese learner spoken English: evidence of lexical chunks from COLSEC[M]//Jucker A H, Schreier D, Hundt M. Corpora: 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Switzerland: Rodopi, 2009: 271-296.
[24] Richards K, Skelton J. How critical can you get?[M]//Adams P, Heaton B, Howarth P. Socio-Cultural Issues in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London: Macmillan Education, 1991.
[25] Ivanic R. Writing and Identity:the Discoursal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M].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98.
[26] Norton B. Language, identity, and the ownership of English[J]. TESOL Quarterly, 1997, 31(3):409–429. DOI:10.2307/3587831
[27] Kuo C H. The use of personal pronouns:role relationships in scientific journal articl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99, 18(2):121–138. DOI:10.1016/S0889-4906(97)000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