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 Vol. 44 Issue (2): 141-149   PDF    
期刊论文引用行为中评价者身份构建的学科对比研究
赵亦阳, 张乐     
上海理工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摘要: 基于引用参与评价者身份的研究框架,考察了40篇来自4个学科的国际期刊研究论文,对比分析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作者通过实施引用行为来构建评价者身份的评价维度和话语资源。研究发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论文均使用大量评价性引用,多数使用非融入式结构和无程度性修饰语,对已有研究课题实施积极评价行为,但社会科学总体上比自然科学使用更多的评价性引用。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科学注重客观性、公正性,强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新颖度,而社会科学的跨学科性和读者背景多样化特征决定了作者更需要前人成果、特别是权威观点来佐证当前研究价值,同时通过建设协商式的人际关系,使研究结论被同行认可。
关键词: 期刊论文     引用行为     评价者身份     学科对比    
A Cross-Disciplinary Contrastive Study on Evaluat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Journal Article Citations
ZHAO Yiyang, ZHANG Le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framework of academic writers’ evaluator identity construction via citation, this paper selects 40 international research articles of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compares the evaluator identity via citation from two perspectives: the dimension of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of lexical devices.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evaluative citations occur frequently in texts of both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s, most of which use the non-intergral structure to convey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an impersonal and objective manner. The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research articles of social sciences generally use more evaluative citations than those in natural sciences. The reason maybe that natural sciences are featured by objectivity and impartiality and focus more on originality of methods and results whereas social sciences are featured by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complexity of readers’ background and highlight importance of previous studies (especially those conducted by authority figures) to demonstrate the research value. Meanwhile, social science writers tend to establish a more negotiab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to gain peer identification.
Keywords: research articles     citation behavior     evaluator identity     cross-disciplinary comparison    

引用在学术写作中不可或缺,指的是专业作者通过报道或参考前人文献来引出自己的学术观点[1],同时也是作者表达评价的主要手段之一[2]。国内外对引用的研究包括引用密度[1, 3-4]、引用的语言形式及修辞功能[3-5]、学习者引用行为[6-8]、引用的学科差异[1, 3]、引用行为中的身份构建[9-10]等。

其中,语用学视角下的语用身份观指的是“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无意选择的自我或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群体的他者身份”[11]。语用身份选择是动态过程,是对话空间中交际双方互动的结果,是为了达到对话者特定的交际目的[12]。学术论文作者在客观呈现事实和命题的同时,也借助各种修辞手段来构建作者身份,表达学术观点,增强说服力[13-14]。因此,在学术话语中,作者的语用身份构建必不可少[15]。作者在论文中表达个人情感、评判已往或当前研究以构建评价者身份[16],提升当前研究的合理性与价值[10]

但到目前为止,引用行为与语用身份建构的关联研究并不多见。鞠玉梅[9]对比考察了本族语学者英语论文语料库、中国学者英语论文语料库、中国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语料库中的引述句主语特征,发现引述句主语是学术论文作者构建语用身份的重要手段。张立茵、陈新仁[10]通过考察专家作为评价者所实施的引用行为,提出了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分析框架。上述研究主要针对语言学学科的语料文本。诸多研究表明,引用行为受到学科的显著影响[1, 3-4]。比如,Hyland[1]和Hu & Wang [3]均发现,硬科学与软科学在引用的密度、形式以及功能上均有差异。软科学的引用密度更高[3],且更倾向于利用引用展示自我立场[1]。硬科学比软科学使用更多的非融入式引用,且几乎不使用直接引用[4]。鉴于学科差异对实施引用行为、构建作者身份的潜在影响,本研究基于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分析框架[10],使用四个学科的国际期刊论文,考察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期刊论文中的典型引用行为,对比分析不同学科专业作者构建评价者身份的评价维度及话语资源,为特定学科的英语学术写作和教学提供参考。

一、分析框架

张立茵、陈新仁[10]从语用身份视角出发,将引用中的评价行为定义为:“作者在证明研究意义和评价被引文献的动机驱动下,通过自述或他言,对当前和已有研究做出的多级别的鉴别、评判和情感表达。”本研究采用他们提出的分析框架,聚焦于引用参与评价者身份建构的五个评价维度和五类话语资源,具体如图1所示。

图 1 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分析框架[10] Fig.1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writers’ evaluator identity via citation

在五个维度中,主体是指引用中评价的发出者,可分为作者和被引作者。客体为评价对象,分为已有研究和当前研究。目标包括研究课题/内容、概念/定义、理论/工具、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研究结果等。态度的界定依据主要来自Chen & Li [17]的分类体系,分为肯定、否定与中性。肯定评价指的是认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否定评价弱化研究成果,中性评价指的是作者先呈述前人研究成果,后指出研究不足。最后,强度也就是态度的表达力度。本研究采取张立茵、陈新仁[10]提出的作者立场标记分类方式,分为基于强势限定语的强势表达、基于模糊限定语的弱势表达以及无任何修饰词的中性强度表达。关于强势限定语与模糊限定语的词语筛选和标注,本研究参考了徐昉[18]提出的作者立场标记类别与举例(见表1)。有些引述句未使用任何强势限定语或模糊限定语,本研究将它们归为中等强度表达。

表 1 作者立场标记分类[18] Tab. 1 Category of authorial stance

首先,在五类话语资源中,融入式引用指的是被引作者姓名/姓氏出现在引述句中,该形式强调前人的研究者行为,非融入式引用指的是被引作者出现在括号、上标数字,或不出现在引述结构中,该形式凸显的是信息本身[19]。第二,转述结构即引述句的句子结构,其主语选择影响作者身份建构[9],动词选择体现作者对信息所作出的真实、错误或不明确判定[4],动词时态也反映作者的态度,比如,一般过去时评价单一研究[20],一般现在时表达普遍认可的学术观点[21],现在完成时总结前人文献或指出研究领域中的未解疑惑[22]。第三,补充性话语是作者用来解释被引文献的内容或功能,或对其进行评价的话语资源[23],典型例子是引用中经常出现的“e.g.”(举例)或者“cf.”(对比)。第四,单一文献和多文献的选择也影响着评价行为[4]和作者表达立场的强弱程度[10]。最后,直接引用在最大程度上凸显被引作者,使作者身份得以隐藏,主观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影响作者的评价行为[4]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所用的语料来自“英汉语学术论文可比语料库”[24]的英文子库。语料选取标准如下。第一,我们从语言学、社会学、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四门学科中分别随机抽取了10篇研究论文。选择这四门学科是因为语言学和社会学属于广义上的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属于传统的自然科学,它们作为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代表性学科多次应用于前人研究[1, 3-4]。第二,根据刊物的实际情况,社会科学论文既有实证研究,也有基于个案或社会现象的定性分析,自然科学论文大多为实证研究,也有针对软件、基因序列等一般性介绍。第三,论文所属的刊物均来源于SCIEX、SSCI或A&HCI数据库,发表于2016年至2018年之间。语料库收录论文的摘要和正文,去除了参考文献、注释等其他内容,最终的总库容为282 926词次,包含146 427词次的社会科学文本和136 199词次的自然科学文本。基于该语料库,研究步骤大致如下。

(1)人工识别语料库中的引述句。首先,将自我引述和主流工具(如SPSS)介绍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外。引述句的数量统计遵循如下规则[3]:如果一个引用行为对应一个命题,计为“1个引述句”(如例1);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引用行为对应同一个命题,也计为“1个引述句”;如果一句话包含多个命题的多个引用行为,那么,命题的数量就是引述句的数量。比如,在例2中,前两个引用行为计作1例,第三个引用行为计作1例。

例1  Felfernig et al. (2006) report applications of these technologies in the domain of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自然科学)

例2  Research on functional range of epistemic expressions showed that while L2 speakers used EMs for both subjective and intersubjective purposes (Baumgarten and House 2010; Mortensen2012), in some cases they used EMs in a way that differed from native speakers (Zhang and Sabet 2016).(社会科学)

(2)参照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分析框架和引用行为中的词汇语法特征,人工筛选出包含鉴别、评判和情感评价的引述句。典型标志词包括部分转述动词(如confirm,overlook,见文献[21][25])、名词(如achievement,deficiency)、形容词(如vital,insufficient)、副词(如admittedly,persuasively)(见文献[3])和实现上下文衔接连贯的but,however等词语。

(3)对筛选得到的评价性引述句在评价维度和话语资源两个层面进行标注。

(4)统计各评价维度和话语资源(及其子类)的绝对频数、标准化频数(每10万词)和占所有评价性引述句的比例,揭示学科间的引用行为异同,并分析异同原因。

上述人工识别和标注均由本文两名作者独立实施。初步标注达到80%的一致意见,不同之处经过讨论后达成一致。本研究采取语料库分析方法,对比不同学科的期刊论文作者如何通过引用来实现评价者身份构建。研究旨在探索三个主要问题:1)不同学科中,作者通过引用来参与评价者身份建构的五个维度有哪些主要特征和异同?2)不同学科中,作者如何利用相似或不同的话语资源来实施引用行为、参与评价者身份建构?3)学科间的评价维度和话语资源异同有哪些原因?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40篇英语研究论文的正文和摘要共包含2 331个引述句。其中,社会科学包含1 208个引述句(每10万词825个),自然科学包含1 123个引述句(每10万词766.9个)。社会科学中,共计495个引述句参与评价(每10万词338.1个),约占所有引述句的40%;自然科学文本中,共计331个引述句参与评价(每10万词226.1个),约占所有引述句的30%。可见,无论是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引用的评价功能不容忽视。社会科学作者通过引用来实施评价的次数更多,占所有引述句的比例也更高。下面作具体分析说明。

(一) 评价性引用的维度和评价者身份构建

根据统计,评价性引用在两大类学科和五个维度中的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表 2 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维度分布 Tab. 2 Deme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or identity via citation

评价主体分为作者和被引作者。前者将观点与发出者隔离,实现对文献的间接分析,如例3;后者将观点与发出者相连,实现对文献的直接展示,如例4[10]。数据显示,两类学科的作者均倾向于以作者为主体来实施评价行为,这一趋势在自然科学中尤为明显(占91.8%,对比社会科学的78.8%)。利用被引作者实现评价功能的引述句在社会科学中明显多于自然科学。

例3   Distinguished researchers have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the extrinsic text plagiarism detection techniques and sys­tems..., are used to detect plagiarism at both the document and exhaustive levels (Barron Cedeno, Basile, Esposti, & Rosso, 2010; Shrestha & Solorio, 2014; Torrejon & Ramos, 2014; Stamatatos, 2011; Gupta, Vani, & Leema, 2016)(自然科学)

例4  AlSayyad and Roy (2004: 1) diverge from De Soto’s view of the state, and demonstrated that governments actively facilitated activities and landuse hitherto considered informal.(社会科学)

评价客体分为已有研究和当前研究。总体来说,两类学科均着重评价已有研究(如例5 和例6),分别占74.5%(社会科学)与62.5%(自然科学)。评价当前研究在自然科学中更加显著,其比例和标准化频数均高于社会科学,且大多发生于“研究方法”和“讨论”部分。自然科学作者在“研究方法”部分展示前人所使用的模型和研究思路,暗示当前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如例5),或在“讨论”部分建立和前人研究的关联,表明当前研究结果真实可信(如例6),后者同样也是社会科学对当前研究进行评价的主要形式。

例5  Our scheme for WQI modeling also considers two phases to construct the hierarchical model of a WQI: tree construction and node labeling, as in Wu et al. (2009).(自然科学)

例6  These resultsare in agreement with earlier research that has shown that MTI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students’ minority language proficiency (Skolverket 2008; Bylund and Diaz 2012)(社会科学)

就评价目标而言,社会科学尤为重视针对“研究课题”的评价,即在文献综述中归纳总结前人研究(如例2)。自然科学的评价目标除了“研究课题”以外,还集中于“理论/模型/工具”与“研究结果”,其发生次数和比例均高于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均较少对“概念/定义/名称”进行评价。

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评价态度均以支持为主,这一点与诸多研究的结论基本一致[4, 26]。中性评价主要用于指出前人研究不足(如例7),在社会科学中的比例(11.1%)略高于自然科学(6.0%)。但是,自然科学使用反驳性引用的次数和概率高于社会科学。具体来说,自然科学作者在“研究方法”部分凸显当前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或者在“结果”部分强调与前人研究不一致的结论,从而构建研究之间的关联,也凸显了当前研究的新意(如例8)。

例7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studies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ing of MWEs, particularly of idioms, in reading contexts (Conklin and Schmitt 2008, 2012; Siyanova-Chanturia et al. 2011a, 2011b; Tremblay et al. 2011), these studies have primarily aimed at... There is still a gap in research on how MWEs affect reading comprehension.(社会科学)

例8  As our strategy is based on the visual and spatial properties of WQI components, the WQI structure as a rendered engine interprets it as crucial. That is why our strategy could perform much better for certain domains. For example, compared to Furche et al. (2012) ...(自然科学)

根据评价强度,引述句中可出现强势限定语、模糊限制语或无程度性修饰语。强势限定语表达作者对所述事实的深信不疑,或表明作者亲自参与实验和对读者负责的态度[27],典型词语手段包括demonstrate,show,argue等转述动词和表达强烈感情的副词(如clearly)。模糊限制语用于调整信息精确度,使表述更为礼貌、委婉、含蓄,从而增强论断的可接受性[28],典型词语手段包括suggest,hypothesize等转述动词和likely等程度副词。统计表明,为了减少作者的主观态度对研究客观性的影响,两类学科都趋于使用无程度性修饰语来实施评价行为。相较而言,强势限定语和模糊限制语在社会科学文本中的占比(26.9%和6.4%)均高于自然科学(11.9%和4.7%)。这使得无程度性修饰语在自然科学中的比例非常高,但是其标准化频数仍低于社会科学。

综上,在引用参与建构评价者身份的五个维度上,社会科学工作者总体上比自然科学工作者更加积极主动。评价主体均集中于当前研究作者,特别是自然科学;两类学科的专业作者均趋于评价已有研究,而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积极地评价当前研究;评价目标均显著聚焦于“研究课题”,但自然科学比社会科学更重视对研究模型、工具以及结果开展反驳性评价。两类学科均趋于使用支持性评价语言,差异在于社会科学更多地使用中性引用,自然科学更多地使用反驳性引用。两类学科的专业作者都尽量使用无程度修饰语来实施评价行为,这一点在自然科学中更为明显。

(二) 建构评价者身份的引用话语资源

表3显示了作者在建构身份时的五种常用话语资源及其使用分布。

表 3 引用参与构建评价者身份的话语资源分布 Tab. 3 Selection of lexical devices of the constructionof evaluator identity via citation

句法结构可分为凸显作者的融入式引用和凸显信息的非融入式引用。统计表明,两类学科的专业作者都更趋于使用非融入式引用,这可能是由于专业作者注重呈现研究结果,弱化研究实施者的身份(如例4)。

转述结构中,主语、转述动词和时态的调整变换都能影响态度表达的准确程度。第一,无论哪类学科,均主要使用研究名词(如the study,the result)充当转述结构主语,这可能是因为作者将注意力集中于研究结果的客观报道,避免被引作者受到额外关注。研究名词和作者姓名/姓氏在社会科学中的比例均略高于自然科学,但自然科学使用代词或其他形式(如according to,the researcher)的比例略高于社会科学。第二,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加积极地利用转述动词作为评价表达手段。在自然科学中,show,find等“研究类”转述动词出现频率较高,而社会科学更多使用suggest,believe等“认知类”转述动词[1]。第三,现在时和完成时在社会科学中使用较多,前者用于介绍既定事实或话语社团共识(如例9),后者用来呈述前人研究,指出研究空白(如例7)。过去时在自然科学中的比例更高,多用于介绍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例10),但从标准化频数来看,二者几乎不相上下。

例9  Establishing the scope of gramma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varieties of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is a quite popular research topic in the recent literature (e.g., Gries & Deshors 2015; Kortmann & Wolk 2012; Szmrecsanyi & Kortmann 2009).(社会科学)

例10  More recently, researchers have been able to focus on complete publication content. Piwowar (2010)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itation rate of a publication and whether its data were made publicly available for biomedical literature by using NLP techniques on full-text documents.(自然科学)

补充性话语用于解释文献内容,典型实例为例6、例9、例11中出现的“e.g.”和 “cf.”。补充性话语在社会科学中的出现比例高于自然科学,表明社会科学作者更积极地引导读者查询阅读相关联的文献。

例11  Contemporary discussion of this subject often focuses on whether workingclass support for populism is based primarily on economic or cultural developments (cf. Oesch 2008; Blyth 2016; Baker 2017; Inglehart and Norris 2017; Guiso, Herrera, Morelli and Sonno 2017).(社会科学)

多文献引用在两类学科中均占所有引用的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对文献进行梳理、排列和概况总结的意识和能力。文献的集中呈现有利于作者凸显当前研究与诸多已有研究的共识和交叉,以此来提升结论的可信度。直接引用仅仅出现于社会科学,且比例仅为3%,这说明作者更倾向于通过总结和整理文献,用自己的话介绍已有研究,使自己获得更大的灵活性来强调引用内容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同时消除直接引用带来的冗杂繁复,使文章更加流畅[1]。社会科学出现17次直接引用,这说明社会科学比自然科学更重视权威观点的完整表述,这是提升结论说服力的策略。

综上,为使论文更具“科学性”,两类专业作者均倾向于使用非融入式引用,并在转述结构中使用研究名词为主语。社会科学中的转述动词使用频率更高,尤其是“认知类”动词。社会科学的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的比例高于自然科学,而一般过去时的比例低于自然科学。多文献引用在两类学科中比例相近,补充性话语和直接引用大多存在于社会科学中。

四、讨论

诸多研究表明,专业作者利用引用来构建评价者身份,实际上是通过对当前或已有文献进行评价与判断,暗示自身研究的合理性与价值[21, 23]。从本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评价主(客)体、目的、态度、强度等维度的选择,还是(非)融入式结构、时态选择、多文献引用等话语资源的利用,作者把引用行为视为构建评价者身份的重要手段,或呈现本人观点及研究方向的权威性与创新性,或暗示研究方法与结果的可行性与可信度。并且,不同学科所实施的引用行为中,评价者身份构建的具体维度与特定话语资源异同并存。

整体上,无论是评价维度还是话语资源的利用,两类学科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学术论文写作是作者与读者在学术空间中的对话,作者期望读者接纳并发展自己的观点[1]。恰当合理的引用能够展示作者对该研究领域或话语团体的熟悉与了解[29],从而构建权威可信的学者身份[30]。第二,作者和读者同属一个话语社团,对同行的认可和尊重是作者获得支持的重要前提。因此,两类学科专业作者都以已有研究为主要评价目标,实施积极评价行为。即使指出前人研究不足,也往往先通过正面引用表明自己的话语社团归属和当前研究对该领域发展的潜在贡献[31]。第三,当前,学术研究的“科学化”趋势日益明显,其主要体现是研究结论的凸显和被引作者身份的弱化[4]。在这个背景下,非融入式引用备受推崇。作者用自己的话总结归纳相似文献和同类话题,既显示对该领域的了解,又使行文流畅简洁,避免打断和干扰读者的阅读思路[32],这与Hyland[4]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样也解释了两类学科作者为何都趋于使用抽象名词(如the method,the result)为转述结构的主语。第四,随着网络学术资源日益丰富,可获取的文献数量激增,客观上为文献引用提供了便利条件[4],因此多文献引用在两类学科中都很普遍。第五,在本文随机选取的40篇论文中,有25篇隶属于实证研究,其中社会科学11篇,自然科学14篇。实证研究在研究步骤和写作模式上的共性也是两类作者实施相似引用行为的原因。

与此同时,两个语料库的专业作者在引用行为中所构建的评价者身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自然科学研究借助标准化程序、方法和测量工具,在规定条件下检验假设[1],研究所得到的是以经验、规则为基础的、无人类主观情感价值所操纵的权威结果,具备可复制性、可对比性[33]。为了表明真理来自于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而不是来自于人的主观臆断[34],自然科学作者在实施评价时,有意识地弱化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及知识构建的影响。因此,自然科学作者比社会科学作者更积极地由作者自己发出评价,以弱化被引作者的显现度;更趋于使用 show,report,describe等转述动词,客观展示研究结果、报道研究发现,比社会科学更频繁地使用一般过去时来揭示研究的真实过程,较少使用强势限定语或模糊限制语,较多使用客观性更强的无程度性修饰语。另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科学的新型研究工具、模型、方法快速涌现,研究者既需要实施积极评价来维系读者和作者的关系,也需要开展反驳性评价来凸显研究新意,介绍最新成果。只是,大多不会直接驳斥其他文献,而是通过客观数据差异表明当前研究的方法更为合理可靠。

社会科学则认为真理是由大大小小不同的社会组构而成,人类的主观思考对构建过程有重要作用[35]。社会科学研究包含了对人类行为、思想以及情感的解读,以此探索自然秩序与规律中的复杂社会现象与人性[33]。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解释与分析”得出的结论大多是个人的、不规则的,且受语境影响较大。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结论是否可信取决于论证解释而不是定量数字[36]。所以,尽管大环境需要所有学科变得更加具有“科学性”,但社会科学中的引用行为仍具有自身的鲜明评价特征,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社会科学总体上比自然科学更加注重文献之间互为依据,彼此支持。这既是由于社会科学问题的探索有追根寻源和争鸣探讨特色,也是由于本文所选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有着显著的跨学科特征,读者学术背景复杂多样,因此作者倾向于引导读者尽可能广泛阅读文献。高频使用补充性话语就是一个典型策略。第二,社会科学更凸显人为因素对研究结果及知识构建的影响,更频繁地以被引者作为评价主体、以以往研究作为评价客体,更多使用直接引语来凸显权威观点和立场。第三,社会科学作者更频繁地通过展现前人成果来建立自己的研究空间。使用现在完成时来评价前人课题,引出研究空白,其目的是展示当前研究的课题价值,提高论述的可靠性和说服力。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科学作者使用强势限定语来进一步强化积极评价中的情感色彩。第四,社会科学作者更注重建设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更有意识地使用一般现在时来创建双方的共同认知,更多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来缓和语气,给予读者协商空间。出于保护读者面子考虑,也由于社会科学侧重于对结果的解释,作者较少使用反驳性引用,对于观点的碰撞更为包容,倡导在论辩中推进研究。

五、结论

本研究表明,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评价性引用是研究论文的重要构成,其评价维度分布和话语资源选择共同构筑了作者的评价者身份。这是因为两类作者都需要建立权威可信的作者形象和彼此尊重的话语社团成员身份,也是由于学术研究的实证化、科学化趋势和网络学术资源的普及。主要差异在于,社会科学总体上比自然科学使用更多的评价性引用。具体来说,自然科学注重客观性、公正性,强调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新颖度,而社会科学所考察的社会现象有着突出的关联性、跨学科性和读者背景多样化特征,更迫切地需要前人成果、特别是权威观点来佐证当前研究价值,同时通过建设协商式的人际关系,使研究结论被同行认可。总之,引用作为学术写作的重要方面,需要在具体的学科背景下开展实践和教学,构建合适的作者身份,满足学科标准和引用规范。从本研究可见,学科区分至关重要,但研究类型(如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个案分析等)可能也对引用行为和评价的实现有着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尚未涉及这一层面的对比考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 HYLAND K. Academic attribution: ci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 20(3):341–367. DOI:10.1093/applin/20.3.341
[2] CHARLES M.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ce in reporting clauses: a cross-disciplinary study of theses[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6, 27(3):492–518. DOI:10.1093/applin/aml021
[3] HU G W, WANG G H. Disciplinary and ethnolinguistic influences on citation in research articles[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4, 14:14–28. DOI:10.1016/j.jeap.2013.11.001
[4] HYLAND K, JIANG F. Points of reference: changing patterns of academic citation[J]. Applied Linguistics, 2019, 40(1):64–85. DOI:10.1093/applin/amx012
[5] HARWOOD N. An interview-based study of the functions of cita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 across two disciplines[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41(3):497–518. DOI:10.1016/j.pragma.2008.06.001
[6] 娄宝翠. 中英大学生学术论文中转述动词及立场表达对比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3, 34(2):50–55. DOI:10.3969/j.issn.1002-2643.2013.02.009
[7] 孙厌舒. 学习者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引用行为研究[J]. 外语学刊, 2016(1):132–136.
[8] 张立茵. 中国学习者学术写作中的文献引用问题——基于近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5):22–28.
[9] 鞠玉梅. 学术写作中引述句的主语特征与身份构建研究[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6, 48(6):926–936.
[10] 张立茵, 陈新仁. 专家作为评价者的引用行为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20(6):121–130,151.
[11] 陈新仁. 语用身份: 动态选择与话语建构[J]. 外语研究, 2013(4):27–32. DOI:10.3969/j.issn.1005-7242.2013.04.005
[12] 陈新仁. 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关键问题与主要路径[J]. 现代外语, 2014, 37(5):702–710.
[13] GILBERT G N, MULKAY M. Opening Pandora’s Box[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14] MYERS G. Writing Biology: Text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M].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0.
[15] 孙莉.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的元话语使用研究——以应用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为例[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4(1):79–86.
[16] 吴格奇. 学术论文作者自称与身份构建——一项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研究[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 36(3):6–11.
[17] CHEN X R, LI M X. Chinese learner writers’ niche establishment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chapter of theses: a diachronic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19, 39:48–58. DOI:10.1016/j.jeap.2019.03.006
[18] 徐昉. 二语学术语篇中的作者立场标记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5(5):1–7.
[19] SWALES J M. Variation in citational practice in a corpus of student biology papers: from parenthetical plonking to intertextual storytelling[J]. Written Communication, 2014, 31(1):118–141. DOI:10.1177/0741088313515166
[20] SWALES J M, FEAK C B. 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A Course for Nonnative Speakers of English[M]. 3rd ed.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12.
[21] THOMPSON G, YE Y Y. Evaluation in the reporting verbs used in academic papers[J]. Applied Linguistics, 1991, 12(4):365–382. DOI:10.1093/applin/12.4.365
[22] MALCOLM L. What rules govern tense usage in scientific articles?[J].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1987, 6(1):31–43. DOI:10.1016/0889-4906(87)90073-1
[23] 张立茵. 语用身份论视角下学术引用行为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学, 2018.
[24] 张乐. 基于英汉期刊论文可比语料库的对比短语学研究: 背景、理念和方法[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 44(1):53–61.
[25] HYLAND K. Authority and invisibility: authorial identity in academic writing[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2, 34(8):1091–1112. DOI:10.1016/S0378-2166(02)00035-8
[26] WHITE H D. Citation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revisited[J]. Applied Linguistics, 2004, 25(1):89–116. DOI:10.1093/applin/25.1.89
[27] HYLAND K. Boosting, hedging and the negotiation of academic knowledge[J]. Text & Talk, 1998, 18(3):349–382.
[28] HYLAND K. Stance and engagement: a model of interaction in academic discourse[J]. Discourse Studies, 2005, 7(2):173–192. DOI:10.1177/1461445605050365
[29] LATOUR B.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Society[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30] SCOLLON R.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changing ideology of authorship and responsibility in discourse[J]. World Englishes, 1994, 13(1):33–46. DOI:10.1111/j.1467-971X.1994.tb00281.x
[31] SWALES J M. Genre Analysis: English in Academic and Research Setting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32] 穆从军. 互文性视域下的英汉学术论文文献引用形式和修辞功能对比[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1(6):116–123.
[33] HABERMAS J.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M]. Translated by SHAPIRO J J. Boston: Beacon Press, 1971.
[34] COHEN L, MANION L, MORRISON K. Research Methods in Education[M]. 6th ed. London: Routledge, 2007.
[35] BAERT P, RUBIO F D.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C]//TURNER B S. The New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Malden: Wiley-Blackwell, 2009: 60-80.
[36] BECHER T, TROWLER P R.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M]. 2nd ed. Philadelphia: 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