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  2022, Vol. 44 Issue (4): 431-436   PDF    
“00后”大学生朋辈正念减压团体辅导的实践探索
谢焜, 杨颎     
上海理工大学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上海 200093
摘要: 探究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设计可用于朋辈推广的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方案。以18名自愿参与并经过筛选的“00后”大学生为被试者,进行每周一次共8次的正念减压团体辅导。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评定量表(GAD-7),在基线水平、8周干预后及1个月末随访施测,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表明:GWB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高于基线(均P<0.001),后测分数高于随访(P=0.007)。GAD-7和PHQ-9的后测和随访分数均低于基线(均P<0.001),GAD-7的后测与随访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61)。成员认为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活动对心理减压、生活状态改变、情绪调节等方面有积极作用,且1/3成员有较强的意愿带领朋辈团体。
关键词: 正念减压     团体辅导     “00后”     朋辈    
Practice of Group Guidance for Pee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mong Post-2000s Generation
XIE Kun, YANG Jio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enter,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China
Abstract: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roup guidance for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on post-2000s generation’s mental health, we design a structured group guidance scheme for peers to practice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To be specific, implementing group guidance of 8 times to 18 post-2000s students who were screened from those voluntary participants. All participants were assessed with General Well Being Schedule (GWB), 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PHQ-9)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7) at base line, and were interviewed with tests at the end of 8 weeks intervention and one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Single factor repeated ANOVA were used for analysis. The post-test and follow-up scores of GWB were higher than the base-line (Ps<0.001), the post-test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follow-up (P=0.007). The post-test and follow-up scores of GAD-7 and PHQ-9 were lower than the base line (Ps<0.001),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post-test and follow-up scores of GAD-7 (P=0.061). Group members believed that the MBSR group guidance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stress reduction, life state changing and emotion adjustment. One third of group members are willing to lead a MBSR peer group.
Keywords: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group guidance     post-2000s college students     peers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益重视,下发多个相关文件,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同行交流中也发现,大部分高校每年的咨询量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对心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探索优质高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心理服务形式,具有现实意义。

正念减压团体是近些年西方高校流行的心理服务形式,因其简单易学且效果显著而备受推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斯坦福大学均开设了正念课程或成立了正念小组。正念(Mindfulness)是“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去关注,是一种非评判的、有目的的、无思虑的觉醒状态”[1]。它起源于东方,后传入西方被美国的卡巴金博士吸纳创立为正念减压疗法(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MBSR)。以正念减压疗法为核心的一系列正念技术和训练方法被证明对疼痛[2-4]、抑郁[5-7]、焦虑[8-9]、恐惧[10]、冗思[11]、强迫[12]、边缘型人格障碍[13]等具有较好疗效。

正念有效性背后的作用机制也备受研究者们关注,包括心理机制和生理机制。正念的心理机制涉及多个方面:注意,正念强调以非评判的态度对当下进行觉察和接纳,而觉知的过程本身即是注意的过程,有研究认为注意是正念发挥作用的核心机制[14];感知觉的变化,正念训练会减少对痛苦的对抗,进而减轻个体的感知压力来调节情绪,进而保持心境平和[15];认知改变,认知的改变在正念干预中也有重要作用,有研究指出,中断不合理思维的运作是正念预防抑郁症复发的重要心理机制[16]。综合已有研究,正念的心理机制与注意、认知、感知觉、情绪等密切相关,且这些心理机制之间还会互相影响。正念的生理机制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正念的生理机制与脑功能、脑结构以及内分泌等生物指标有关[17-20]

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正念在教育、医学、运动等众多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相较国外,国内正念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对正念相关的研究热度明显增加,且大多为应用类研究。已有的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正念相关研究中发现正念对大学生的抑郁[21]、焦虑[22]、主观幸福感[23]等有较好的疗效。

总体而言,正念在国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实证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但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研究更多集中在医护领域,而在教育领域,尤其针对大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2)团体方案差异较大,不易于重复研究。当前大多团体方案在结合正念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缺乏固定的结构,不易于重复研究;3)团体设置比较生硬,学生兴趣不足。目前大多正念团体训练基于MBSR,对于偏好活动和趣味性的“00后”大学生吸引力较弱,且难以形成较好的团体动力促进分享和交流。

因此,本研究希望将团体辅导的理论和技术结合到正念训练中,通过活动设计催化团体动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一套结构化的适合“00后”大学生的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方案,探究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的具体表现,探讨朋辈正念自助团体的可能性,提升新时代大学生的心理自助和助人能力,预防心理危机。

一、对象与方法 (一) 对象

通过宣传推文招募上海市某重点理工科高校学生。共有32名学生报名,施测相关问卷并进行自愿访谈后,筛选出存在焦虑、抑郁、失眠、压力大的“00后”大学生共计18名(为团体辅导的适合人数),其中男生7人,女生11名。专业涉及理科、工科、艺术设计等学科。15人全程参与团辅活动,3人缺席一次,无脱落。成员进组测验情况见表1

表 1 成员进组PHQ-9,GAD-7得分 Tab. 1 Members’ base-line scores of PHQ-9 and GAD-7
(二) 方法 1. 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定,用来评价受测者对幸福的主观感受的定式型测查工具。本研究采用段建华1996年修订的版本,量表共有33项,按0~10分累积相加,其中1、3、6、7、9、11、13、15、16项为反向评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内部一致性系数在男性为0.91、在女性为0.95,3个月重测信度0.8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2. 9项患者健康问卷

PHQ-9(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 items,PHQ-9),源自Spitzer(1999)等编制的患者健康问卷(PHQ)中的抑郁模块,又称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量表的主要统计指标为总分,即1~9各条目分的总和。PHQ-9的总分范围为0~27,总分可以用来评估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0~4分无抑郁症状,5~9分为轻度,10~14分为中度,15分以上为重度。国内卞崔冬等,在600例病例中的测试结果为: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89,重测信度0.95,HAMD评定的平行效度为0.81。

3. 广泛性焦虑量表

GAD-7(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 items,GAD-7)广泛性焦虑评定量表由Spitzer(2006)编制,用于广泛性焦虑的筛查及症状严重度的评估,是患者健康问卷(PHQ)的一部分。该量是基于《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 IV)诊断标准中的7项诊断标准设计。量表为4级评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分值0~4为“无焦虑”,5~9分为“轻度焦虑”,10~14分为“中度焦虑”,大于等于15分为“重度焦虑”。该量表中文版在我国运用中被证可具有较高可靠性(何筱衍,李春波,钱洁,2010)。

(三) 研究设计

采用单组被试内重复测量设计,进行为期8周的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在团辅开始前、团辅结束后、团辅结束后一个月三个时点施测GWB,PHQ-9,GAD-7量表。使用Excel,SPSS19.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并收集整理团辅过程中成员分享及团辅反馈表信息进行定性分析。

1. 团辅方案

参照卡巴金8次正念减压练习的设置[24],结合“00后”大学生群体实际,融入团体辅导活动后,经专家指导(一是心理学专家指导下对框架和大纲进行修正,二是向同行征询实际操作意见),设计8次正念减压团辅方案。相较于MBSR,本方案做了两点调整:第一,缩短了单次活动的时长,标准化了正念训练的指导语,强调每日的持续训练,更适合大学生参与;第二,增加了团队建设和团辅活动,以催化团体动力,促进分享。团辅方案如表2所示。

表 2 正念减压团体辅导方案 Tab. 2 Group guidance scheme based on MBSR
2. 团辅实施

团辅于每周二晚上进行,每次2小时,连续8次。第一次团队形成与最后一次结束告别,以团辅活动为主。第二次到第七次的正念学习均包括心理教育、正念体验、团队分享三部分。持续的练习对于正念学习至关重要,因此,团辅时间外,每天通过“小打卡”小程序打卡的形式鼓励成员持续练习,每天的打卡也被写入团队契约中。结合心理教育内容,带领者适时推荐正念练习相关音视频,书籍等资料。

二、结果 (一) 各量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为了比较团体在前测、后测、随访3个不同时点上各量表得分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 3 三个量表得分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Tab. 3 Results of one-way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for three schedules

表 4 两两比较结果 Tab. 4 Results of paired comparisons

统计结果表明,总体幸福感得分,球形检验结果(p<0.001),满足Greenhouse-Geisser条件,主体内效应F=21.20(p<0.001),3次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后测和随访得分高于前测(p<0.001),后测得分高于随访(p=0.007)。

GAD-7得分,球形检验结果(p<0.001),满足Greenhouse-Geisser条件,主体内效应F=19.22(p=0.002),3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后测和随访得分低于前测(p=0.011),后测与随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1)。

PHQ-9得分,球形检验结果(p<0.001),满足Greenhouse-Geisser条件,主体内效应F=19.22(p<0.001),3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发现,后测和随访得分低于前测(p<0.001),后测得分低于随访(p=0.007)。

(二) 质性研究结果

为进一步验证团辅的效果,本研究还做了相应的质性研究,其结果通过两个方式获得:一是在团辅过程中成员的分享,二是团辅结束后填写的团体辅导反馈表。

1. 成员分享归类整理

团辅过程中,团队成员全体了解并体验到正念状态,正念状态的感受归类整理后包括以下几类:感觉更敏感,视、听、味、触等各种感觉更加敏感,“听到了很多平时不在意的细微声音”;知觉变化,“跟着老师的指导语进行身体扫描,感觉时间过得好快”;专注度提升,“对视练习时,感觉整个环境消失了,视线里只有对方的眼睛”觉察力提升,“坐姿冥想时,可以更及时发现思维的游移,并把专注力拉回到当下”。

2. 团辅反馈表

团辅结束后填写的团辅反馈表共6题,包括4道主观评分题和2道主观论述题。主观评分题结果如表5所示。

表 5 团辅反馈表主观评分题得分情况 Tab. 5 Results of subjective questions for feedback form

对于主观论述题“你对这次团辅活动的感受是?”的回答整理分析后发现,正念团辅活动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放松减压(13人),“在正念的过程中感觉到心情很平静,每次正念结束后会感到大脑有放松的感觉。我对坐姿练习和身体扫描的练习感受最为明显”;生活状态改变(4人),“有时候思绪特别乱,会尝试正念10分钟,会有一定帮助”;情绪调节(3人),“缓解了前段时间不好的情绪,现在很少出现情绪不稳定或者很难控制自己心情的事情,能够很好地去调节”;另外,改善睡眠和促进人际交往各有2人次提及。

(三) 讨论 1. 正念减压团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

总体幸福感量表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后测和随访分数均高于前测,PHQ-9和GAD-7的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后测和随访分数均低于前测,可见正念团体辅导提升了团体成员的幸福感,降低了焦虑和抑郁症状,且这种积极效果在活动结束后可以持续。这与钟佳涵[25],陈晓[26]的研究结论一致,验证了正念减压团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值得一提的是,随访阶段成员的焦虑得分与后测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相比于大多数团体研究,团体活动结束后测试值会反弹有其独特意义,可能是因为正念的练习简单可操作性强,在活动结束后成员仍可继续练习,进而持续改善焦虑,随访中也确实了解到有部分学生仍在进行正念冥想。

2. 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以放松减压为主

定量和定性结果显示,正念减压团体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是多方面的,但从个体汇报结果来看,被最多提及的是放松减压的效果,这与Grossman[27]的研究一致。高校咨询中常见的咨询议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生涯规划等,这些议题都和压力密切相关,若压力持续得不到缓解,则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压力的应对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常见的议题,由此可见,正念减压团体效果可以满足广大大学生的心理服务诉求。

3. 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的可推广性探讨

此次正念减压团体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正念减压团体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存在以下优势:

第一,发展和矫正同步,适用性强。从前测结果来看,此次团体成员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最终,团体对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成员均有改善效果,适用性强。

第二,团体形式可同时辅导更多学生,覆盖面广。团体有利于促进人际沟通,通过团队成员的分享提问,互相启发,相互理解,加深共情,更有助于正念减压的学习。此次团体活动每次两小时,可以充分带领18名成员体验及分享,只要场地条件允许,可开展更多人数的活动,从而覆盖更多学生。

第三,结构性强,易于学习和推广。此次正念减压课程结合了团体辅导的活动,形成了安全、信任、积极分享的良好团体氛围,有利于成员的学习。每次的正念减压课程结构性强,每次的活动分为心理教育、正念训练、感受分享,指导语明确标准。结构化的活动更容易让大学生学习和朋辈推广。

4. 朋辈互助正念减压团体可能性探讨

团辅反馈问卷中“你作为带领者带领更多同学进行正念练习的意愿有多强?”可以看到,有1/3的成员自评6分以上,也反映出朋辈带领的可能性。剑桥大学每学期有200多个朋辈正念互助团体,这也给了笔者开展由朋辈导师带领正念减压团体的信心。

后续的朋辈正念减压互助团体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单次的正念减压体验。本次正念团体结束后,对正念的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有78%的学生自评6分以上。参加完教师带领的正念团体后,学生可以依托标准的指导语和结构化的训练方法在班级、社团、学生组织中带领单次正念减压体验,向朋辈分享正念知识并进行坐姿冥想或正念进食等活动的带领。本次活动后,也有成员开展了这种形式的正念团体带领,反馈良好;再如,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辅导。着重培养有意愿作为带领者的朋辈导师,或者依托大学生心理协会、心理委员等朋辈组织筛选出有团体组织经验和意愿的朋辈,由教师带领这部分学生学习和体验团体辅导技术或正念减压团体,完成对应学时后开展结构化正念减压团体辅导。进而,验证其有效性。

三、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对心理服务的需求逐年提升,探索优质高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促进作用的心理服务形式,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发现正念减压团体辅导对“0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促进作用,团体辅导方案可以在朋辈群体中推广。本研究的局限是实验没有采用更为严谨的双盲设计,这也导致了结果中可能参杂了“主试效应”的影响。另外没有设置对照组,样本局限在理工科高校大学生,结果的适用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KABAT-ZINN J. Full Catastrophe Living: Using the Wisdom of Your Body and Mind to Face Stress, Pain, and Illness[M]. New York: Delta, 1990.
[2] DAVIDSON R J, KABAT-ZINN J, SCHUMACHER J, et al. Alterations in brain and immune function produced by mindfulness meditation[J]. Psychosomatic Medicine, 2003, 65(4):564–570. DOI:10.1097/01.PSY.0000077505.67574.E3
[3] O’DOHERTY V, CARR A, MCGRANN A, et al. A controlled evaluation of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depression[J]. Mindfulness, 2015, 6(3): 405-416.
[4] LABELLE L E, CAMPBELL T S, FARIS P, et al. Mediators of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assessing the timing and sequence of change in cancer patients[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15, 71(1):21–40. DOI:10.1002/jclp.22117
[5] WILLIAMS J M G, TEASDALE J D, SEGAL Z V, et al.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reduces overgeneral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Formerly depressed patients[J].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2000, 109(1):150–155. DOI:10.1037/0021-843X.109.1.150
[6] MORGAN D.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a new approach to preventing relapse[J]. Psychotherapy Research, 2003, 13(1):123–125. DOI:10.1080/713869628
[7] AMES C S, RICHARDSON J, PAYNE S, et al.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depression in adolescents[J]. Child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2014, 19(1):74–78. DOI:10.1111/camh.12034
[8] EVANS S, FERRANDO S, FINDLER M, et al. 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 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 2008, 22(4):716–721. DOI:10.1016/j.janxdis.2007.07.005
[9] HOGE E A, BUI E, MARQUES L, et al.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for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effects on anxiety and stress reactivity[J].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13, 74(8):786–792. DOI:10.4088/JCP.12m08083
[10] 陈语, 赵鑫, 黄俊红, 等. 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 理论与神经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1, 19(10):1502–1510.
[11] 唐海波, 罗黄金, 张现利, 等. 正念训练干预冗思的作用机制探析[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2, 20(6):898–900.
[12] 刘兴华, 韩开雷, 徐慰. 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效果[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1, 25(12):915–920.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11.12.007
[13] 李英, 席敏娜, 申荷永. 正念禅修在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 心理科学, 2009, 32(2):397–398,387.
[14] 彭彦琴, 居敏珠. 正念机制的核心: 注意还是态度?[J]. 心理科学, 2013, 36(4):1009–1013.
[15] 李雨昕, 杨茜, 刘世英, 等. 正念减压疗法用于社区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9):97–100. DOI:10.3870/j.issn.1001-4152.2016.09.097
[16] 方跃艳, 康晓菲, 王娟, 等. 医学生正念与平静心境的关系: 感知压力的中介和调节效应[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 26(2):288–292.
[17] 童辉杰, 李连连, 刘丽, 等. 坐忘、正念、冥想治疗焦虑的心理与脑电变化研究[J]. 医学与哲学, 2017, 38(18):84–87.
[18] CAHN B R, DELORME A, POLICH J. Occipital gamma activation during vipassana meditation[J]. Cognitive Processing, 2010, 11(1):39–56. DOI:10.1007/s10339-009-0352-1
[19] 武丽莎. 基于ALFF的正念训练者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研究[D]. 昆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6.
[20] HÖLZEL B K, CARMODY J, EVANS K C, et al. Stress reduction correlates with structural changes in the amygdala[J]. 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 2010, 5(1):11–17. DOI:10.1093/scan/nsp034
[21] 邓玉琴. 心智觉知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效果[D].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2] 石贞艳. 正念禅修团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D]. 曲阜: 曲阜师范大学, 2011.
[23] 杨予西. 正念训练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D]. 沈阳: 沈阳师范大学, 2014.
[24] 乔恩·卡巴金. 多舛的生命[M]. 童慧琦, 高旭滨, 译.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8.
[25] 钟佳涵, 李波, 刘素贞. 团体正念认知训练对大学生焦虑水平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7):1067–1071.
[26] 陈晓, 王昆明. 正念冥想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睡眠质量的干预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 25(2):276–281.
[27] GROSSMAN P, NIEMANN L, SCHMIDT S, et al. Mindfulness-based stress reduction and health benefits: a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04, 57(1):35–43. DOI:10.1016/S0022-3999(03)00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