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青年学术论坛ESP跨学科创新性工作坊
培 训 邀 请
The Innovative Workshop on
Convergence of ESP with Other Disciplines in Shanghai
为了推进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创新,上海市政府科技协会特设立了上海市学术论坛,集合社会各界精英的创新思维,前沿的知识和技术,支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7年8月,上海市青年学术论坛的ESP跨学科创新性工作坊在卢思源教授的牵头下正式上线。本次创新工作坊旨在提高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研究水平和层次,推动ESP在各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以适应各行各业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根据上海市青年学术论坛的要求,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中科院上海分院和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通过ESP跨学科创新性青年论坛工作坊,将推荐工作坊的优秀论文将至外语类优秀期刊和青年论坛论文集发表。
工作坊邀请名额限定30人,课程安排:
8月19日上午议题:
左 飚 老师
语言与学科教学的质性研究即演讲的艺术
8月19日下午议题:
戴融融 老师
语言与学科教学的量化研究、
ESP青年论坛TTT教学案例创意课程实例分享
8月20日上午议题:
戴 莹 老师
以工作坊合作的形式进行ESP教学设计与安排
8月20日下午议题:
与会老师就之后准备提交的论文方向进行15分钟左右的简介讲演。
由上海青年学术论坛组委会和《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编辑部等专家就ESP青年论坛学员提交的论文要求进行指导。
参会要求:
1. 参加此研修的学员,请准备好各自的研修论文,用于投稿。
2. 参与论坛研修的学员,请准备好关于论文方向的15分钟讲演。
3. 参加此次研修的学员最晚于8月31日之前,把需要的论文或项目申请书发到指定的邮箱(注:每位学员只能提交一篇论文或一个项目书)。
4. 优秀学员将被邀请至上海市青年学术论坛发表讲演并颁发证书。
5. 优秀投稿将安排外语类优秀期刊和青年论坛论文集发表。
6. 项目费用为每人1200元。团体5人报名可免费1人。
培训团队简介
左 飚,专家级教授,曾任上海海事大学外语系主任、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理事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兼文化比较委员会副主任,从教30余年,在教书、育人、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和国际合作办学等方面均有卓著成果。其著涉及语言学、文学、翻译、词典编撰及教学领域,他在美、英《论坛》、《教育者》等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受到国际英语学术界的高度评价,主要作品有《"河口"英语的崛起》、《论文化的可译性》、《比较文学的若干理论问题》、《"信息差"理论及其应用》、《黑人英语理解点滴》等。参与编撰的辞书有《新世纪英语用法大词典》等。
戴融融,上海交通大学教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英语播音专业,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巴斯大学同声传译专业,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担任翻译硕士 《口译实务》、《传媒翻译》课程;英语系《英语视听》课程;日语系、德语系《高级英语视听说课程》,荣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上海交通大学“烛光奖”一等奖、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奖。为上海各大出版社录制了包括大学英语教材、四、六级教辅、中高级口译、研究生口译教材、牛津教材、国际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英语等众多英语教材教辅。带队所获奖项包括: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大陆赛区冠军、全国能源翻译大赛全国总决赛冠军、上海大中学生英语口译决赛大学组团体冠军、21 世纪杯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NECCS)特等奖、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等重要奖项。
戴 莹,上海商学院副教授,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访问学者,曾任院长助理、副系主任,现主管校国际教育事务,长期从事应用翻译、应用语言学、跨文化管理沟通研究,省市级教科研项目4项,校级教科研项目十余项,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5部,辅导学生获国家级、省市级学科竞赛70余项。
联系人:朱老师、翁老师
电 话: 021-64378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