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认翻译学视阈下乡土语言英译认知解读 ——以葛浩文英译《蛙》为例
DOI:
CSTR:
作者:
作者单位:

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H 315.9

基金项目:


A Cognitive Interpretation of Folk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bodied-Cognitive Translatology —A Case Study of Howard Goldblatt’s Frog
Author:
Affiliatio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und Project:

  • 摘要
  • |
  • 图/表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资源附件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作为乡土文学的载体,乡土语言及其英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汉学家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中功不可没。本文根据体认翻译学的核心原则:“现实—认知—语言”,对葛浩文英译莫言作品《蛙》中的乡土语言翻译的体认过程进行解读,分析乡土语言翻译策略以及翻译效果,证实体认翻译学三层次观在乡土语言英译研究中的适用性,并指出译者翻译的不足之处,拓展了乡土语言翻译研究的视角,以期能对中国乡土文学对外传播实践提供借鉴。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23-03-23
  • 最后修改日期:2023-05-26
  • 录用日期:2023-06-14
  • 在线发布日期:
  • 出版日期:
文章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