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主 编:盛 春
地 址: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联系电话:021-33817286
电子邮件:xbskb@usst.edu.cn
国际标准刊号:1009-895X
国内统一刊号:31-1853/C
2023, 45(4):343-349.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1112549
摘要: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在英汉对比视角下讨论学术文本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对比修辞学和学术用途英汉语研究交叉形成的新兴研究领域。通过回顾发表于1991年至2020年期间的研究论文,介绍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的发展背景和前沿动态,特别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关键结论和研究难点。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最初聚焦于语篇结构,后来转向人际意义的实现方式,多数采用对比修辞学、体裁分析和语料库方法,描述英汉学术文本的结构和词语特征异同,分析语言、文化、写作策略等影响因素。经预测,学术用途英汉语对比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在英汉差异原因解释、语料库规模和学科扩充、短语特征对比、定性定量相结合等方面。
2023, 45(4):350-354.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0315120
摘要:通过调查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术英语教学,探讨其口语和写作技能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专业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该校各科专业采用全英文授课,并为学生开设两年的学术英语必修课程。参与调查的有大一到大四的学生,也有部分专业任课教师,研究方法包括问卷和访谈。从参与者的反馈发现,学生在学术英语课堂中有较多的口语和写作训练,口语和学术写作的各项技能得到显著提高,批判性思维、学习技能和综合技能也都显著提高,这些技能对学生的全英文专业学习有较大帮助。基于研究结果,对学术英语口语和写作训练提出建议。
2023, 45(4):355-360.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407108
摘要:基于刘宓庆的翻译风格标记理论,结合语料库量性分析方法,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方面探究白睿文的四部译本是否具有较显著的相同点,即是否具有他个人的译者风格。研究发现,白睿文的译本具有较鲜明的译者风格,主要体现为:译文用词简单常见;译本的遣词造句更能突出英语源语文本的特点;中英文做到句句对应,习惯于拆分长句;主题集中于家愁国难。
2023, 45(4):361-367.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623211
摘要:阿来的边地少数民族作品《尘埃落定》向读者展现了解放前川西地区藏族人民独有的社会生活文化,经译者葛浩文的翻译后在国外受许多读者的追捧与好评。生态翻译学强调“适者生存”与“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小说所展现的生态意识不谋而合。采用定性研究,通过生态翻译学主张的三维转换理论研究葛浩文对《尘埃落定》的翻译,探索英译本的成功因素。研究发现,葛浩文在翻译《尘埃落定》时选择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流畅且容易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也让目标语读者在其翻译中领略到不同国家的文化魅力,促进中国优秀文学作品对外传播的同时也对日后其他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翻译具有借鉴性。
2023, 45(4):368-373.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0812384
摘要:基于科学翻译学理论对科技日语翻译进行研究,探讨了科学翻译学三大原则语用价值、语里意义、语表形式对科技日语翻译的理论指导性作用,结合科技日语特点举例分析具体的翻译策略。研究发现:语用价值原则可提高译文在文化、术语及表达三方面的可接受性;语里意义原则可最大限度还原科技信息,实现内容的可接受性;语表形式原则可使译文更符合译语表达习惯。采用全译策略可使译文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具体可采取增减、转换、分合等翻译策略,有效提高科技译文质量。
2023, 45(4):374-381.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0921456
摘要:基于自建语料库,从评价理论角度研究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特征和人际意义。研究发现:(1)与特朗普对华贸易政策相比,拜登对华贸易政策中情态系统的使用率更高,且更多使用道义情态,而认识情态和意志情态的分布无明显差异,从量值的使用情况来看,拜登对华贸易政策更多使用高值情态词,较少使用中值和低值情态词;(2)美国对华贸易政策中使用不同的情态类型进行判断,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态词调节评价语势,同时将评价性词汇资源与情态词搭配,转移压力来源,实现对话的扩张与收缩。因此,情态系统具有表达主体不同程度的态度和立场、转移情态责任、扩张与收缩对话空间的人际意义。
2023, 45(4):382-388.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0321132
摘要: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情态系统为理论基础,采用自建语料库,对比分析中英科技类演讲在情态类型、主客观取向以及情态量值上的异同。研究发现,中英文演讲在情态类型(情态和意态)方面表现出相似的使用倾向,而在情态的主客观取向及量值选择方面有明显差异:中文演讲较多使用隐形客观情态,英文演讲则以显性或隐性主观情态为主;中文演讲主要使用中、低量值的情态语,英文演讲的情态值分布均匀。从两种语言的社会文化及情景语境等角度分析了中英演讲者情态表达异同的原因,为人际意义研究提供依据。
2023, 45(4):389-394.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924329
摘要:生物区域主义关注全球化视域下的地方生态保护意识、家园意识和地域意识,以及环境学术研究和环境实践之间的互动等问题。澳大利亚西南麦田地区遭受盐碱化、动物屠杀和物种丧失等严重的生态区域危机。诗人约翰·金塞拉强烈反对田园诗的浪漫化和怀旧倾向,以反田园的姿态创作诗歌,呼吁通过植树造林缓解盐碱化,开放牧场欢迎动物回归并培养互惠共生的和谐生物区域来实现生态和解,从而在麦田地区重新建立家园意识。
2023, 45(4):395-402.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411113
摘要:通过对伍尔夫两部作品《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的对比研究,比较两部作品文本中人物生命空间的异同。基于巴什拉的空间现象学,聚焦房间、门与窗等空间意象,分析两种家宅空间——主体自我表达的生命空间和与他者共在的共通空间,并论证从《达洛维夫人》到《到灯塔去》, 借由与他者的理解,个体发现“我”的失落生命空间与遗失的梦想,意识到彼此相互密切联系的重要性,进而向更具整体性的以“我们”为特征的共同体演进。
2023, 45(4):403-407.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707231
摘要: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而“大思政”育人格局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互动性和共享性、开放性和动态性的新特点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的新特点、新要求,准确把握“大思政”格局下党建育人的功能定位,优化党建育人的工作路径,完善育人制度的系统性和整体性设计,激活育人主体的育人意识和积极性,提升育人要素的协同性和共享性,拓展育人工作空间,提升育人实效,对有效构筑“大思政”育人格局,有效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 45(4):408-412.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0923462
摘要: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立足于机械工程专业教师职业发展,针对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聚焦基层支部党建、立德树人使命和教师职业发展融合互促,深入研究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赋能助力高校机械专业教师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聚焦推进“三大建设”构建党建赋能教师发展多点协同模式,提出党建赋能教师发展“三个关键”突破途径及内涵成效,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有力促进新时代高校教师高质量健康发展。
2023, 45(4):413-41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609198
摘要:党的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都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建与课程思政有效融合的逻辑起点在于目标上高度一致、内容上相互交织、效果上相得益彰。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顶层设计的系统性不足、党建工作的效用发挥不够、工作队伍的能力素质不强等方面。促进党建与课程思政建设有效融合,要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积极构建多方协同发力的体制机制,科学编制课程思政建设规划和行动指南,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干部和教师队伍。
2023, 45(4):417-422.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209048
摘要:以科研评价和项目自动评价为基础,研究和治理学术生态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运用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AI等多学科研究方法研究学术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得出其根源在于非学术共同体冗员的隐型入侵、无效的学术、秩序的破坏(数字道德的缺失、人的价值和信任系统的破坏)、知识壁垒。提出学术生态环境、“新中产阶层”定义,以及通过项目自动评价智能平台构建和社会职能设计、学术建制重塑,利用项目自动评价进行学术生态环境治理。
2023, 45(4):423-429.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21213613
摘要:互联网时代,知识付费正在成为知识生产、传播和价值实现的客观事实和文化景观。知识遭遇付费浪潮所衍生的权威象征的知识限度、智能化的技术限度、资本主导的市场限度以及寻求确定性的社会限度已然成为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挑战。化解知识付费的逻辑幻象,推进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展开,需要从知识付费走向知识共享,并在实践中实现涉身性知识社会化,社会性知识真理化,真理性知识价值化,需要及时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破除知识共享藩篱,建设资源共享平台,整体推进网络思政教育从知识共享走向价值共生。
2023, 45(4):430-43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1001347
摘要: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对于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课程思政不只是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的简单协同,更要真正做到思政知识内化于心,成为影响学生的永恒动力。通过分析内化型课程思政的内涵和科学基础,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包含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的教学模式,最后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初步探索“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内化型课程思政的课程设计与实现路径。
2023, 45(4):437-440.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714239
摘要:依据当前体教融合的发展形势,综合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室等相关政策指导精神,结合上海理工大学体教融合理念的探索与实践,分析体教融合在体育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观念、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认为:体教融合需要建立知识传播、技能发展、文化传承等多功能的教育理念;应注重体育具备的教育功能,发挥体育在立德树人方面的特色等。体教融合是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需要政府、院校、社会等多方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体育教育改革,为复合型体育人才培养形成合力。
2023, 45(4):441-449.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507152
摘要:基于跨文化能力的代表性理论模型,建构适合我国学情的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框架。其中,三维立体模型从整体上呈现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动态过程,二维平面模型则进一步直观阐释其所涵盖的文化知识、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情感和学术素养六大核心要素。两大模型有机融合,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展现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建构及发展。
2023, 45(4):450-456. DOI: 10.13256/j.cnki.jusst.sse.210612199
摘要:基于Open DOAR中注册登录的各国高校机构知识库的数据,运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分析法,对国内外高校知识库的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从机构知识库的功能角度出发,提出可行的建设策略:首先,应搭建功能完备的开放获取(OA)平台,提供资源搜索和下载、期刊查询、政策解读等基本功能;其次,充分发挥平台的OA功能,实现学术资源共享;再次,增强平台的科研辅助功能,如知识图谱展示和开放期刊推荐等;最后,加强开放获取理念和知识库平台的推广力度,提高科研人员对开放科学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主 编:盛 春
地 址:上海市军工路516号
联系电话:021-33817286
电子邮件:xbskb@usst.edu.cn
国际标准刊号:1009-895X
国内统一刊号:31-1853/C